青蒿鳖甲汤加减治血吸虫病医案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和动物都能受传染的寄生虫病.成虫寄生在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因此人和这类动物被称为成虫宿主或终宿主.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感染度、免疫状态、营养状况、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同而异.当尾蚴侵入皮肤后,部分患者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称尾蚴性皮炎.当雌虫开始大量产卵时,少数患者出现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症状,常在接触疫水后1~2个月内出现,除发热外,伴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便检查血吸虫卵或毛蚴孵化结果阳性,称急性血吸虫病.然后病情逐步转向慢性期,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此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不适,也可能不定期处于亚临床状态,表现腹泻、粪中带有黏液及脓血、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般在感染后5年左右,部分重感染患者开始发生晚期病变.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腹水及侏儒三型.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在临床上常见是以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以及因侧支循环形成所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征.晚期病人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而致死.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血吸虫病医案】【病案举例】
1.杜某,男,32岁,1987年8月21日就诊.患者持续发热18天,每天傍晚发作,午夜增高,清晨热退后如常人,发热前先寒战,饮食及大便尚可,小便黄.疑为肺结核,予异烟肼作诊断性治疗半个月无效转延余治.余观其面黄体瘦,精神疲惫,切其胸腹,无异常发现,询其月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遂作皮内试验和粪便沉孵,报告均为阳性,诊为急性血吸虫病.投以青蒿鳖甲汤:鲜青蒿200g,鳖甲、生地各15g,知母、丹皮10g.患者服完2剂则热瘥.尔后继以吡喹酮根治病源而痊愈.
按:此例病人采用中医治疗根本,改善症状,之后继续用西药巩固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典范,并且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发热有规律性,为傍晚发热,午夜增高,清晨热退,此种热型为典型的邪气伏藏于阴血之分而导致的发热,血吸虫最容易侵犯及肝脏,属于少阳经脉的范畴,青蒿能够入少阳经达邪外出,鳖甲能够滋阴液领青蒿走入阴分,两者配合治疗血吸虫病见到阴虚发热的情况是非常适合的2.张某,男,41岁,1993年10月6日诊夜间发热已有1个月.
初始至夜必发热,体温在39℃左右.近10天每晚体温持续在37.838℃之间,翌晨无汗而热自退,今晨九时测体温36.4℃,始经西医多种检查未见异常,近经肝胆B超检查提示:血吸虫肝波.再经县血防站作大便孵化,找到血吸虫虫卵.因故暂不能去县血防站治疗,遂来就诊.刻下伴见右胁时有胀痛,饮食减少,形瘦,面色萎黄,口干苦不欲多饮,小便淡黄灼热短少,大便1~3日1次,质一般,舌红苔薄少津,脉细弱.属温热余邪深伏营阴,久则气阴两亏,兼有肝气不舒.治以滋阴清热,益气透邪,辅以柔肝疏肝.方用青蒿鳖甲饮加味:炙鳖甲15g,北沙参、郁金、生地各12g,知母8g青蒿、丹皮、白芍、川楝子各10g,生甘草5g.4剂,水煎服,日服1剂.药后复诊述夜间发热未作,右胁痛缓,食纳渐思,精神稍好转.继予原方加生薏仁30g,大枣5枚.6剂再诊,夜热未再复发.嘱其去县血防站根治血吸虫病.2按:清代名医昊鞠通着《温病条辨·下焦篇》云:"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鳌甲汤主之."细思患者主要症脉与之相合,证属温热余邪深伏营阴,日久气阴已亏,兼有肝气不疏.故以青蒿青蒿汤滋阴透邪为主,加北沙参益气养阴生津白芍、川子、郁金益阴柔肝疏肝,甘草调和诸药.既能滋阴益气透邪,又柔肝疏肝.一诊即效,说明药证相合,药已中的.二诊在原方加薏苡仁、大枣,一则巩固疗效,二则健脾益胃,以裕生化之源.
推荐阅读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疟疾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面部色素沉着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口腔溃疡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小儿佝偻病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败血症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小儿低热不退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小儿无汗症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小儿暑热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小儿口疮医案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小儿夜啼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