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散加减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医案、配方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 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 , 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 , 其症状多种多样 , 时好时坏 , 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 。大多发生于青壮年 , 以20~40岁者最多 , 多见于女性 , 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使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 , 受自主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也随着发生紊乱 , 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经张力过高的症状此外 , 过度劳累 , 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 , 以致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不能适应 , 因而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致本病本病属于中医“惊悸”、“不寐”、“虚劳”等范畴 。多因久病气血亏耗 , 失血之后阴血耗伤 , 使心失所养 , 神不潜藏;或过劳多思 , 用心过度 , 伤及心脾 , 心阴暗耗 , 心神失养或素体阴虚 , 热病之后阴津更伤 , 肾阴不足 , 水不济火等引致心悸、疲惫、眩晕、气短、胸痛 。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 , 多因情志不畅 , 忧郁过度 , 肝郁化火 , 扰动心神而发病 , 可兼气虚、阴虚、血虚 。因此治疗以疏肝解郁、潜阳定悸为基本法则 , 依据病机变化佐以益气、滋阴、养血之品 。心脏神经官能症可分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血瘀痰阻四型 , 对每型应辨证论治 。心虚胆怯除主症外伴有烦躁易怒、寐少多梦 , 治以疏肝解郁、化瘀通络、养心安神为主 。心血不足除主要症状外同时伴有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动则心悸加重、脉细弱等症 。治以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化瘀通络为主 。阴虚火旺有心悸、胸闷、气短兼见头晕目眩、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等症状 , 治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化瘀通络为主 。血瘀痰阻心悸兼见头晕目眩、寐差、胸痛胸闷较甚 , 或见胸中隐痛、呼吸不畅、痰黏不易咳出等症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化痰、养心通络为主 。
【临床应用】
王小强40应用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76例取得很好疗效 , 并和西医治疗做了对比观察 。治疗组: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药组成:牡丹皮12g , 栀子12g , 柴胡10g , 枳壳10g , 郁金9g , 黄芩9g , 龙骨20g , 牡蛎20g , 炙甘草9g) 。气虚重者加人参;阴虚重者加麦门冬;血虚重者加当归 。每日1剂 , 煎取500ml , 分早晚2次口服 , 1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①控制心率美托洛尔25mg , 口服;②营养神经:维生素B10mg , 每日3次口服;③镇静:艾司唑仑1mg , 每日2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 , 有效26例 , 无效2例 , 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显效7例 , 有效12例 , 无效6例 , 总有效率76.0% 。方中牡丹皮、栀子、黄芩清肝热;柴胡、郁金、枳壳疏肝郁;龙骨、牡蛎潜肝阳;炙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配合 , 使肝气得疏、肝热得清、肝阳得潜 , 扰心之火得除 , 使心平悸止 。观察结果表明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优于西医治疗 , 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且安全可靠 , 无明显不良反应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医案、配方】【病案举例】
1.林某 , 男 , 31岁 , 1989年6月28日就诊 。头晕、心悸、多汗已2月余 。2个月前患重感冒发热不解 , 经治疗病情好转 , 后在某地就医 , 诊断为“心脏病” 。自此以后 , 心神不安 , 认为难治 , 到处求医 , 服中药补益剂20余剂及中成药等 , 病情有增无减 , 症见面色晦暗 , 自述头晕额胀 , 耳鸣 , 阵发性热气沿耳后或左或右上冲头脑 , 周身乏力 , 心悸怔忡 。肌肉不定点不定时跳动 , 肉眼能观察到跳动现 , 历时约5~10s 。有喉塞感和胸部压迫紧缩感 , 只能侧卧 , 已有月余不敢多动 , 动则汗多 , 舌质红苔薄微黄 , 脉弦细略数 。心肺听诊 , 血常规检查 , X线透视及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西医诊断: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辨为肝经气郁生热上损心液下劫肾阴 , 阴精耗损 , 阴不敛阳 , 阳浮于外 。拟疏肝益阴 , 养血潜阳法 , 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当归、酸枣仁、五味子栀子各10g , 白芍、茯苓、丹皮、珍珠母(先煎)、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g , 甘草6g , 白术15g 。水煎取汁900ml , 早、中、晚饭前半小时各服300ml 。服3剂后病减 , 续服10剂病去大半 , 因患者病久求愈心切 , 曾另请人改用他法 , 服之则病剧 , 故仍用此方稍增减服30余剂告愈 , 后如常人参加劳动 。
2.周某某 , 女 , 30岁 。2006年5月12日初诊 。自幼胆小 , 2个月前家中被盗后 , 常心悸惊惕 , 夜不成寐 , 经服西药后 , 睡眠稍有好转 , 但心悸不能控制 。心电图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症见形体消瘦 , 面颊红赤 , 心悸胸闷 , 烦躁易怒 , 口苦而干 , 腹胀纳减 , 便秘 , 小便短赤 , 时有盗汗 。舌红、苔黄腻 , 脉弦滑数 。诊为心悸 。药用丹皮、生山栀、柴胡、当归、赤芍、茯苓、竹茹、姜半夏各12g , 生石膏30g , 生大黄9g , 车前子20g , 泽泻15g 。服7剂后 , 心悸好转 , 胸闷、烦躁、口苦消失 , 二便正常 , 仍偶有盗汗 。上方去生大黄、车前子、泽泻 , 加党参、麻黄根各15g , 生龙骨、牡蛎各20g , 再服14剂诸症消失 。随访半年 , 心悸未复发 。按:患者自幼胆怯 , 又受惊吓 , 惊则气乱 , 肝胆疏泄失职 , 湿热聚而成痰 , 痰热扰心而致心悸不宁烦躁易怒 , 夜不成寐;肝郁气滞 , 脾胃运化失健 , 故胸闷腹胀 , 纳谷不香;湿热上蒸则面颊红赤 , 口苦而干;热灼津燥则大便秘结;湿热下注膀胱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 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内蕴之证 。方中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 , 健脾祛湿;生石膏、生大黄、车前子、泽泻清热通腑 , 利尿通便;姜半夏、竹茹清热化痰;党参、生龙骨、牡蛎、麻黄根配合当归、赤芍益气养血敛汗 。诸药合用 , 从本治心悸而获验 。
推荐阅读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室性早搏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乙型肝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胆囊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糜烂性胃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淋证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痹症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纤维肌痛综合征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中风后抑郁症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