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乙型肝炎医案、配方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限定为病程至少6个月,病情无改善的持续或复发性肝炎 。但极大多数急性肝炎可在3个月内临床恢复,如继续恶化,在6个月前已可诊断;另一方面,有的病期虽已超过6个月,如仍在好转中,也未必诊断为慢性肝炎 。由于本病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由于一些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 。
常见的肝炎症状有:食欲下降;乏力;低烧;肌肉或关节痛;恶心、呕吐;腹痛 。体征:①肝脏轻度肿大;②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③巩膜或皮肤黄染,比消化道症状出现晚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 。目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由HBV所引起的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取决于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尽管HBV在肝细胞内不断的复制,但其本身并不直接损害肝细胞,而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的损害 。由于宿主免疫反应的不同,因而HBV感染后呈持续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也不同 。当机体有良好的免疫功能时,可清除体内的病毒而获痊愈;免疫反应低下者,或某些免疫缺陷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体内病毒,易造成病毒慢性携带状态 。
在中医古医籍中无“肝炎”之病名,更无“慢性乙型肝炎”之称谓,但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可查询到类似本病的记载,属中医“黄疸、胁痛、症瘕积聚、湿温、虚劳、臌胀”等疾病的范畴 。
慢性乙型肝炎大都由于急性期湿热未尽,迁延不愈所致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病邪是“湿热”的论述较多,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中说“溽暑湿热相搏,民病黄痘”
《丹台玉案·黄疸门》:“黄疸之证,皆湿热所成”
朱丹溪曰:“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湿热…” 。《圣济总录》曰:“东南之域,其地湿,其气热,湿热相蒸,易成瘴毒,人感其邪,有此黄病” 。金代刘完素曰:“大抵本因热郁留饮不散,湿热相搏而发黄也” 。《证治要诀》:黄疸因酒食过度,脏腑极热,复为风湿所搏,结滞不散,湿热郁蒸,故通身眼目俱黄
成无已释诸黄皆由湿热二者相争所致34.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写到:“黄疸之病,无不成于湿热”
。同时认为发病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外因多因感受湿热邪毒,内因则和饮食不当、劳倦体虚有关 。湿热邪毒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虚是发病的基础,两者相得,病乃滋生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之邪久郁不解,可致湿热蕴毒、湿热致瘀、湿热致虚等病理变化而加重病情 。又因湿热之邪内侵,困阻脾胃,影响气机升降,脾失健运则肝木乘侮,脾气亏虚,湿热蕴蒸不解,日久则内溢肝胆,从而形成了以肝脾病变为中心的病证,病理传变也以肝脾为中心,形成湿热蕴脾证或肝胆湿热证,临床上二者每多兼而有之,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已 。总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乃内外湿邪相合为患;湿热蕴阻中焦,肝胆失于疏泄,气滞血瘀;湿热瘀滞不解致病势缠绵、病情反复波动 。
【临床应用】
胡玉焰36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药用:丹皮、栀子、赤芍、白芍各12g,当归、柴“胡、白术、川楝子(打)、延胡索(打)各10g,茯苓、虎杖、炒鸡内金各20g,金钱草、垂盆草各30g,五味子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37分为临床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 。临床疗效32例患者经服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1~2疗程后,基本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例,有效率96.9% 。丹栀逍遥散中丹皮、栀子清解肝经郁热,逍遥散疏肝健脾,金钱草、虎杖、垂盆草均有清热利胆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实金钱草、虎杖、垂盆草、五味子等有降低转氨酶,促进肝细胞恢复的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健脾降酶的作用 。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湿热疫毒得清,肝气条达,脾气健运,邪去正安而痊愈 。通过本组临床资料显示,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乏力、纳差、腹胀改善较为明显,能够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防治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想方药 。
邓氏38以丹栀逍遥散为主方治疗该病896例,获效满意 。药用:丹皮,栀子,柴胡,白芍,白术,煨姜,薄荷,茯苓,当归,甘草,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 。临证根据患者症状随证加减 。如症见口苦,心烦,胁满胀痛,纳差,倦怠乏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属湿热蕴结者,用原方去煨姜、薄荷,加茵陈、大黄、黄芩;症见胁肋胀痛,绵绵不休,遇劳尤甚,头晕目眩,心中烦热,精神倦怠,舌红少,脉细数,属肝阴不足者,用原方去煨姜,加生地、枸杞、麦冬、鳖甲;腹部痞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黯黧黑,面颈胸臂血痣赤缕,牙龈出血,女子可见闭经,月经量减少,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属瘀血内结者,用原方去煨姜,加三棱、术、桃仁、穿山甲、川芍、延胡索、赤芍、青皮;肌肤萎黄,肢软乏力,心悸气短,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濡细,属脾虚血亏者,用原方去丹皮、栀子、薄荷,加黄芪、大枣、首乌、怀山、陈皮 。结果临床治愈542例,显效143例,好转160例,无效51例,总有效率为94.3% 。
【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40岁,1995年11月20日初诊 。发现乙型肝炎已2年余,肝功能检查经常反复,11月14日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30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110U/L,血清y-谷氨酸转氨酶96U/L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乙型肝炎医案、配方】患者心烦时作,情绪易激动,夜卧不宁,倦怠乏力,小便时黄,大便干结,二、三日一行,口干右胁隐痛,舌边嫩红,苔薄黄腻,左脉小弦右脉细 。证属肝郁湿困,脾虚余邪留恋,治予清肝解郁,健脾利湿,兼清余毒 。处方:牡丹皮、栀子、柴胡郁金、当归、白术、泽泻、生大黄各10g,黄芩、虎杖、赤芍、茯苓、延胡索各15g,茵陈20g,田基黄、垂盆草、蒲公英各30g,甘草3g日服1剂,半月后,胁痛除,尿转清,大便已软,日行1次 。上方去延胡索,加黄芪、太子参,继服半月,肝功能复查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已正常,血清y-谷氨酸转氨酶65U/L 。继续上方出入调治,并嘱患者早体予以调养,经治疗半年,连续3个月肝功能正常而获效从整起早睡,同时根据自身体力参加锻炼,以调和气血,调畅情志第五节心血管系统疾病
推荐阅读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胆囊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慢性糜烂性胃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胆汁反流性胃炎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淋证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痹症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纤维肌痛综合征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中风后抑郁症医案、配方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气郁证医案、配方
- 松子炖蛋怎么做 4步做松子炖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