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加减治慢性亚急性肝衰竭医案、配方

慢性亚急性肝衰竭
慢性亚急性肝衰竭是指发生在慢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炎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 , 不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肝糖元累积症等等一系列广泛的慢性肝病)基础上的肝衰竭 。大量研究表明 , 本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 , 其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为93.3%100%在内毒素等因素刺激下 , 活化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a(tnF-a)、I-1(白细胞介素-1)、I-6、8血栓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转化生长因子B(TGF-)、内皮素、反应氧中间物(ROI)等炎性因子 , 彼此构成一个独特的细胞因子网络 , 共同参与肝细胞坏死、肝衰竭及多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的发生 , 因此治疗本病可以通腑排毒之法 , 促使内毒素从大便排泄 , 减少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 对治疗本病有积极的作用 。
【大承气汤加减治慢性亚急性肝衰竭医案、配方】【临床应用】
李氏等2观察64例慢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 , 按不同时间段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基础用药包括胸腺肽100~200mg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mg静脉滴注和前列地尔100~200μg静脉滴注 , 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00mg静脉滴注及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综合治疗 , 治疗30天 。观察组加用大承气汤加味 , 药用:生大黄30~60g , 芒硝30g , 厚朴、枳实、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各15g 。水煎取汁300~600ml , 待药温达38℃左右 , 取右侧卧位 , 行高位保留灌肠1h , 每日2次 , 使大便质地稀薄、每日2~3次 , 连续应用30天 。结果:观察组病死率(11.1%)与对照组(59.5%)比较 , 差异有显着性(P<0.01.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 差异有显着性(P<0.01) , 治疗后TBI下降与对照组比较 , 差异有显着性(P<0.01) 。
按:现代中医药理研究证实 , 大承气汤通过攻下作用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排出体外 , 缩小了肠道内毒素池 。大黄等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 , 并促进胃肠蠕动 , 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 。改善微循环 , 降低血管通透性 , 调动体内因素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等 , 促进内毒素灭活 。对血流中的内素素直接起抗作用 。增加腹腔脏器血流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 , 达到保护脏器的作用 。同时 , 大黄、芒硝等泻下药可以加速粪便排泄 , 抑制异常菌群 , 改变肠道碱性环境 , 阻止氨的形成与吸收 , 降低了肝性脑病的发生 。大承气汤加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 , 增强了抑制肠道细菌的作用 , 进一步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 防治消化道出血 。同时 , 采用灌肠给药 , 可增强大承气汤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 , 直接改善肠道血液供应 , 终止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 促进退黄;使药物直接经肠黏膜吸收 , 减少腹泻及电解质紊乱 , 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产生 , 提高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