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健脾益气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健脾益气方
【配方组成】党参18g,白术、山药各20g,茯苓15g,黄芪
24g,升麻12g,甘草、柴胡、荷叶各10g
【作用与功效】健脾益气,补益脾气.
【适应证】饮食减少,食后有不同程度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易溏,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
【徐氏临证心得】健脾益气为治脾虚的基本法,适用于脾气虚的证候.主症如饮食减少,食后有不同程度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易溏,神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主要方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如兼脾气下陷,腹部坠胀,小溲频而色清、脱肛,佐用升阳举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等.脾阳虚证,兼见畏寒、肿胀较着,舌质淡白、1见头昏、心悸、欠寐,不耐劳累、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舌淡而无华,配加炒当归、白芍、酸枣仁、龙眼肉等.脾阴虚证,兼见口干、形瘦、舌红、脉数等症,配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等.
【解读赏析】方名为编选者暂拟.斯方就是参苓白术的套方,脾为后天之本,人类健康长寿与否,与脾胃有直接关系.人体气血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坚实,肌肤和毛发光亮润泽,外邪不易侵犯,身体不易发病,容光焕发,身体矫健,自然也就健康长寿.反之,脾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不足,则会出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肌肤毛发枯萎无光泽,外邪极易入侵,体内易发疾病,面色枯槁,发疏易脱,身形萎缩,多病夭横.
津液也是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津微,津液和调则外可布散体表,滋养肌肤毛发,上可流注孔窍,滋养眼耳口鼻,内可滋养五脏六腑,维持正常活动,旁可充骨填髓,流注关节,使髓满骨壮,关节自如,还可化生血液,灌溉全身.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则可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不动,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变,直接影响到人的长寿健康.正因如此,中医经常强调脾胃的调养与补益,古代就有医家提出"补肾不如补脾",对于脾胃虚弱的病人或中老年人,都主张运用"益气"或"补中"的办法来加强后天功能.
所谓"益气",是针对"脾胃气虚"而言,气虚是衰老过
程中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减退,抵抗能力的下降.因此,补气益气,就是通过加强脾胃后天消化吸收的能力,来增强机体的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这是抗衰老的重要途径.
所谓"补中",也是针对中气不足的有效措施,脾胃功能下降,是导致机体衰老的重要方面.中医学历来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补中则增强脾胃功能,这在抗衰老中具有重要意义.只要能保持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就能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很多人原本生来就先天不足,为何也能得于高寿,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养后天以养先天,后天养生可补先天不足.古往今来,这种事例数不胜数.如明末清初的曹庭栋,虽然"幼有羸疾,俗所谓童子痨",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但他仍活到90多岁,被世人称之为养生学家.
究其养生之术,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起居寝食琐屑求之",并无高深奥妙之处.尤其是在他的《老老恒言》中,列有100个药粥方,"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竞食粥,亦能体健享大寿".这条粥养经验,正是养后天之本脾胃的绝妙良方.
正如《医药六书药性总义》中所说:"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粳米粥为滋生化育神丹."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粥饭是养、脾胃无上之食,《随息居饮食谱》誉之为"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有位着名的军机大臣张廷玉(16721755),享年84岁.可奇怪的是,张廷玉先天不足,少年时体质很差,弱不禁风,时常生病遭灾,平时言谈举止无力,步行500m路就感到疲惫不堪.其父张英,清朝大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常为这小生命担忧,以为他活不到成年就会早早夭折.可张廷玉十分注重后天养生以弥补先天不足,一方面动以养形,节欲养肾,另外注意饮食养生.他家虽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参茸补品一点不缺,但他都不屑一顾,重视养护脾胃,保全后天之本.
近代着名画家谭建丞,浙江湖州人,曾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江南书画长一擘",95岁后仍有书画大作问世.他也先天不足,其父母患肺病咯血,比他小2岁的弟弟因肺病夭折,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活不到30岁.先天不足,后天又如何养生呢?谭老说:"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少吃,二是多动,三是睡足,四是晚餐吃粥.陆放翁把吃粥作为长寿秘诀,我也是每天晚上吃粥""实际上,第一点"少吃"与第四点"喝粥",也正是养护后天之本脾胃的最佳妙法.这些正是养后天、健脾胃与摄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辩证法.
濡养"后天",自从每个人离开母体开始,直到生命终结,都必须依赖后天饮食的供养,也就是说,人这一生都要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来供给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养护脾胃,健脾益气,也就成了人一生十分重要的养生手段.
饮食养脾,应用饮食来养护后天之本脾胃,这是最
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这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食养脾方法,二是常吃养脾食物.对于饮食养脾方法,历代流传不少格言名句.如晋代葛洪:"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洞微经》:"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黏硬生冷.夜晚减一口,活到九十九."明代胡文焕《养生要诀》:"饮酒一斛,不如饱食一粥."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民谚"少食多滋味,多食伤脾胃"等.
【徐景藩健脾益气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平素脾胃虚弱或胃肠功能差的病人和老人,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泄,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怕冷,或妇女体弱带下,舌淡,边有齿印,脉细无力等,常吃养脾食物,更为有益.
推荐阅读
- 董建华健脾升清止痢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温中健脾和胃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董建华王氏清暑益气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 益气八宝煲 益气八宝煲的正宗做法
- 方和谦补中益气汤的配方组成
- 方和谦紫斑,益气温阳摄血方的配方组成
- 方和谦便血,益气温阳健脾固摄方的配方组成
- 方和谦水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温肾健脾,化气行水的配方组成
- 方和谦胸痹,益气养阴通阳活瘀滋补汤的配方组成
- 健脾和中方的配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