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玾外阴肿疡方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薏苡仁10g,茯苓6g,黄芩10g,川木通3g
炒栀子6g,香附10g,浙贝母10g,赤芍6g,当归10g,川
【张灿玾外阴肿疡方的配方组成】芎6g,甘草3g.
【作用与功效】活血散瘀,清热解毒.
【适应证】外阴部红肿疼痛,舌红苔微黄,脉沉数.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陈某,女,中年,荣成崂山屯村人.产后不久,外阴部红肿疼痛,初未介意,不日,肿痛不减,始延医,产期母子平安,产后恶露下亦正常,唯外阴部肿痛,无寒热等表里证,二便及饮食均正常,患者体质健壮,舌红苔微黄,后部较厚,脉沉数,遂按湿热下注为治.处方:
薏苡仁10g,茯苓6g,黄芩10g,川木通3g,栀子6g,香附10g,浙贝母10g,赤芍6g,当归10g,川芎6g,甘草3g水煎温服.
复诊:服上方两剂,肿痛未减,且有加重之势,以患者
自述不明,肿在何处,肿势如何,遂为检视,见左侧大阴红肿,按之肿硬,局部有热感,乃外阴部肿疡,此必产时或有所损伤,感染毒物,致血淤于内,郁而化热,发为肿疡.
当急为活血散淤,清热解毒,以期消散,免致化脓.
处方:当归15g,黄芪15g,金银花30g,桔梗6g,穿山
甲(代)6g,连翘10g,浙贝母10g,赤芍10g,香附10g,
甘草3g.水煎温服.
【解读赏析】方名为编选者暂拟.肿疡,历代医家命名多有差异.《周礼·天官》曰:"疡医上工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齐."所指为外科医家或分科所掌管的一个专科或疮疡的一个分类.王肯堂《疡科证治准绳》卷五则称:
"无名肿毒者…又名肿疡,又名虚疡也."而薛己《外科发挥》卷一仅以之为证名:"肿疡,谓疮未出脓者."所指系一切痈疽之未成脓者,或虽已成脓而尚未破溃者.三种观点虽互有相连,名又各有不同,临证等不可不察.
疮疡本为火毒之邪而成,火为阳邪,阳盛则发热,阻塞则肿胀,血凝则疼痛,热盛则肉腐,肉腐化为脓.此时重在攻邪,常用大剂清热解毒之品,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黄芩、栀子、草河车、石见穿等用量多在30g以上;若是疔疮走黄,加用犀角地黄汤,鲜地黄用至50g以上.危重病人,日用两剂中药,分四次口服.治总以清热解毒为主.因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里攻下为辅.
外阴肿疡,尤难护理,溃后则易生他变.本方为神效托里散中当归、黄芪、金银花、甘草四药,原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宝庆新增方",金银花原作忍冬藤,本云:"治痈疽发背,肠痈,奶痈,无名肿毒…不问老、幼、虚人,并皆治之."清·蒋示吉《医示说药》改名"四妙汤".方中忍冬藤多改作金银花.实则用治清热解毒及活络时,藤效尤佳,先父常云,方治肿疡,无论痈、疽,已溃未溃,疗效颇佳.
推荐阅读
- 张灿玾阴吹清湿疏气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子宫下垂补中疏肝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产后乳胀痛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恶露不绝和肝理脾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产后身痛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产后惊搐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产后儿枕痛方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保胎丸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固堕六味地黄汤的配方组成
- 张灿玾妊娠腿痛方的配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