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面向世界开放,欧洲多国踊跃加入,轮到美国被孤立了


中国空间站面向世界开放,欧洲多国踊跃加入,轮到美国被孤立了


文章图片


中国空间站面向世界开放,欧洲多国踊跃加入,轮到美国被孤立了


文章图片


【中国空间站面向世界开放,欧洲多国踊跃加入,轮到美国被孤立了】文/一落山川
近日 , 梦天舱与天和舱在太空中上演了一场高难度的“宇宙之吻” , 标志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在轨建设最后一步地完成 。 鉴于太空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 各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对其地缘政治地位有着不小的影响作用 。 毫不意外 ,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视作中国为“头号竞争对手”的美国感到极度焦虑 , 一些军方人士认为华盛顿在这场新的“太空竞赛”中落后 。
据环球网报道 , 雅虎新闻网刊文称 , “中国的太空雄心促进了竞争与合作” 。 文章指出 , 随着国际空间站计划于2030年退役 , “天宫”在未来将成为唯一一个围绕地球运行的太空空间站 , 这将加剧华盛顿对于中国军事监视能力增长的担忧 。

报道称 , 在美国指责“中国将太空军事化”的背景下 , 中方仍然流露出愿意同各国加强太空合作的意愿 。 近日 , 中国明确表示“不会关闭空间站的大门” , 联合国成员国都有机会参与到“天宫”项目 。
早些时候 , 我们的“天宫”设计师曾透露 , 空间站的设计极具包容性 , 外国宇航员也能适其中环境 。 当前 , 欧空局一些宇航员正苦练中文 , 为来日能够登上“天宫”做准备 。 不得不说 , 中国解决了国际空间站的“门户壁垒”问题 , 展现了十足的“大国风范” 。
事实上 , 早在2004年 , 欧空局就开始与中国交换太空科学研究数据 。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 , 欧洲多国更是“口嫌体直” , 多次抛出合作意向 。 自2016年以来 , 中国已与19个国家和地区达成46项太空合作协议 。 欧空局国际关系部长伯奎斯特表示 , “找不到任何不与中国合作的理由” 。 目前 , 约有近1000项科学实验正准备在“天宫”进行 , 其中大部分是中国牵头的项目 , 但也有来自瑞士、俄罗斯、墨西哥、德国和意大利等其他17个国家和23个实体的项目 。

众所周知 , 中国这样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国参与到太空事业中 , 对美国孜孜不倦追求的太空主导地位 , 或是说霸权地位构成挑战 。 一直以来 , 华盛顿方面想方设法设计规则 , 提高门槛 , 试图限制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在2011年 , 美方以所谓“安全问题”为由通过法律 , 禁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 , 并限制美方技术人员与中国进行任何相关合作 。

有意思的是 , 在今年9月份 , 眼看着中国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 航天事业节节攀高 , 美国宇航局局长纳尔逊又声称 , 美国考虑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 , 但前提条件是中方要拿出“开放态度” , 且有必要“提高太空计划透明度” , 而美方尚未看到中方在这方面有积极行动 。 不得不说 , 美国人就是这么“善变” , 而纳尔逊的字里行间 , 丝毫没有对自己“打脸”行为感到羞愧 , 反而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态度 。
然而 , 中国从来都不是美国能够驱使的国家 , 任何一国能否获得“天宫”的“入门券” , 决定权在中国手中 。 纳尔逊脱口而出的滑稽言论 , 显然是还没有认清现实 。 无外乎美国多次释放合作信号后 , 其领导的太空项目仍被中国排除在外 。

总之 ,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 , 三十年河西” , 美利坚制定规则和标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现在 , 欧洲多国的表现似乎正在“孤立美国” 。 随着国际空间站退役时间临近 , 相信将会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合作 。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说 , 让我们期待中国的空间站早日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