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肾气丸加减治冠心病医案、配方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缺血性心脏病 。按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规定的标准,缺血性心脏病分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冠心病属中医的“胸痹”“心痛”等范围,其主要病变在心和血脉,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
【病案举例】
姜某,男性,74岁 。冠心病十余年,近3个月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且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夜寐不安,EKG多次提示频发房性、室性早搏,西医诊断冠心病,频发早搏 。服异搏定、慢心律等治疗,收效不显,他医用人参养荣汤和归脾汤出入未好转 。刻下:形寒怕冷、神气怯弱 。下肢浮肿,脉象结代,舌质偏紫,苔薄腻 。四诊合参,证属老年肾亏,阳气虚衰,心脉失养,拟金匮肾气丸合四参汤加味 。处方:制附片9g,肉桂2g,大熟地9g,怀山药9g,山萸肉9g,牡丹皮9g,建泽泻9g,茯苓9g,青龙齿30g先煎),太子参9g,南沙参9g,苦参9g,丹参9g.7剂后诉心悸已缓,下肢浮肿渐退 。效不更方,续服两月余,诸证悉平,EKG两次复查均正常 。为巩固疗效,嘱服金匮肾气丸,每次8粒,每日3次;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
经随访,病家自诉心悸若失,活动也不觉劳累C14
(注四参汤为全国著名老中医张镜人治疗各类早搏的经验方,与金匮肾气丸合用,既温补肾元,又养心复脉,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
【讨论】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冠心病医案、配方】冠心病的治疗通阳宽胸、活血化瘀、益气化瘀是大家熟悉的治法,近年来相继开展了这些方面的实验研究 。笔者认为中医治病的精髓是辨证施治,对于西医的病种不应该套用中医的几种治法或几个方剂,不能因为实验研究证实某方剂或药物具有扩冠、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就认为能治疗所有的冠心病,这不符合中医的治病原则 。中医是整体辨证地分析问题,虽然该病病变的部位在心,但其病变的始动原因却可以是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临证中见到部分经过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病人仍然发作心绞痛就是例证,这还是治病求本的问题 。如果系肾气亏虚,元气不足,推动无力,则血行不畅而产生瘀血;元阳不足,温煦无力,水津代谢障碍,则生痰浊阻痹;加之肾虚摄纳无权,逆气上冲,裹挟瘀血痰浊,痹塞胸中,则产生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证,古人有“阴乘阳位”的认识,喻昌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 。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 。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 。”《医门法律》)斯时病变的根本在肾气不足,喻氏抓住这一病机的关键,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