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加减治肝癌医案、配方

肝癌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 。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AFP及B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 。此时病人即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肝癌,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程度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
肝癌属中医“肝积、积聚、臌胀、症瘕”等范畴,其形成主要是在机体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因邪毒的长期侵袭,导致气滞血瘀,瘀毒相互搏结而成 。《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因此,肝癌主要表现为正虚邪实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脾为后天之本,统血主运化”,两者关系密切并互为影响,故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
因此,健脾是其重要的治疗原则 。疼痛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负担并影响其生活质量 。疼痛的发生率约40%~50%,中、重度疼痛约占20因此,控制癌性疼痛十分必要 。现代学认为肝癌的癌性疼痛是由癌肿浸润、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的侵犯所引起 。中医学属“肝积”“痛证”范畴 。其发生主要由于癌毒内蕴,阻滞气机、气滞血瘀及正气虚弱,经脉失养所致,因此,治疗应以疏肝健脾,通络止痛为主 。
【四君子汤加减治肝癌医案、配方】【病案举例】
黄氏等等用柴芍四君子汤结合西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比观察治疗方法:两组治疗均应用盐酸曲马多胶囊100mg,每日3次;谷维素片20mg,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组加用柴芍四君子汤,基本方:柴胡6~9g,白芍15~30g,枳壳12g,太子参15~30g,白术12g,茯苓12g,甘草6g,延胡索12g,全蝎6~9g,水煎服,每日1剂,清水煎至200ml,早晚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显效(用药后20~40分钟疼痛渐止,镇痛时间持续16~28小时及以上)12例,良效(用药后20~40分钟疼痛渐止,镇痛时间持续在8~15小时)9例,有效(用药后40分钟~1小时疼痛渐止,镇痛时间持续在4~7小时)6例,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用药后疼痛减轻与否模糊不清,2小时内需再用西药镇痛)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P<0.0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13例(43.3%),稳定15例(50.0%),下降2例(6.7%),提高稳定率93.3%;对照组依次为8例(26.7%),10例(33.3%),12例(40.0%),提高稳定率60.0%,两组比较P<0.05
按:癌痛严重影响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治疗慢性癌痛的理想镇痛剂应规律地给药,最佳剂量为在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同时获得最强的镇痛效果 。柴芍四君子汤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枳壳消积除痞,理气止痛;白芍、甘草为解腹痛专药,白芍养血柔肝,敛阴和营;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营气,互相配合以缓急舒挛,和肝脾、止疼痛;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燥湿和胃 。延胡索行气活血,理气止痛;全蝎解毒化瘀,通络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为柴胡皂苷,柴胡皂苷主要通过促进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以及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功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白芍能改善大脑皮层的紊乱状态,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具有解痉、镇痛、消炎和双向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枳壳行气宽中活血,补气扶正,加强散结消痞作用,增进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通过健脾益气可改善低下的免疫功能为正常状态 。全蝎能活血化瘀、止痛、抗肿瘤,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临床观察表明,柴芍四君子汤具有扶正固本功能,达到疏肝健脾、通络止痛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期 。
张氏等观察加味四君子汤防治和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 。将6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介人治疗2次以上,按 Seldinge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先行腹腔动脉造影,再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物质,术中联合化疗药物为5-氟尿嘧啶.(5-Fu)500mg、卡铂300mg、表阿霉素60mg 。栓塞剂为碘化油,10~25ml次 。西医护肝:两组患者在介人治疗后均予同量西药(肝泰乐、肌昔、谷胱甘肽等)常规护肝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在介治疗后第一天即开始服用加味四君子汤,基本方为:党参20g,白术15g,云苓15g,生黄芪30g,淮山药30g,佛手12g,丹参15g,田七末3g,甘草6g 。随症选药:恶心、呕吐者,酌加陈皮6g、法夏12g、竹茹12g等;胃纳欠佳者,酌加鸡内金15g、麦芽30g、山楂叶12g等;腹痛者,酌加延胡索18g、川子15g郁金15g等;口苦、尿黄者,酌加鸡骨草20g、绵茵陈20g等;发热者,酌加大青叶18g、柴胡15g、板蓝根20g等 。水煎服,每天1剂,3~4周为1个疗程 。
两组病例分别取第一、第二次介入治疗前和第二次介入治疗后1个月的ICGR15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组,第一次介入前iCGR15(11.13%士7.28%),第二次介入前,ICGR15(12.18%士5.22%),第二次介入后1个月,ICGR15(12.83%士.28%);对照组:第一次介入前,ICGR15(11.81%士7.43%)第二次介入前,iCGR15(18.36%士9.82%),第二次介人后1个月,ICGR15(19.12%土9.96%);防治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储备功能损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按:目前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切除 。但由于早期肝癌缺乏典型的症状,大多数病例在临床诊断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一般不超过30% 。介人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疗法,但介入治疗的同时,也损伤了患者的肝功能,而且肝癌的介人治疗多数需要重复治疗,随着介入治疗次数的增加,肝功能的损伤也随之加重 。肝储备功能是指机体在外来侵袭(如手术、介入治疗等)时肝脏所必需的储备能力,肝功能的损伤也使肝储备功能受损,而肝储备功能越差,介入治疗后出现重度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就越高,所以肝储备功能对介入治疗的强度(介入的次数、化疗药物及栓塞剂的用量)、疗效和预后有很大的影响 。ICGR15是评估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一个较客观和较敏感的指标,肝储备功能下降,ICGR15在体内排泄时间延长,ICGR15升高,因此,保护和改善肝储备功能对肝癌,尤其是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肝癌患者在介人治疗后常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等脾气虚弱的症状,加味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 。有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可通过补脾益气而明显改善衰老小鼠肝细胞的超微结构,使其恢复至正常状态;黄芪是补气扶正的药物,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改善或再生肝细胞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介入治疗的耐受性;而丹参、田七粉为活血化瘀的药物,能改善正常肝组织的血液循环,具有抗炎,防止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微循环,并能提高血浆纤维联接蛋白水平,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避免肝脏免疫功能损伤,达到保护肝脏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本研究在介人治疗后运用加味四君子汤补气健脾、活血祛瘀,能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护介入患者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储备功能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并能明显改善症状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介入前后ICGR15的变化进行比较,发现服用加味四君子汤的治疗组患者ICGR15升高不明显,而对照组患者ICGR15逐渐升高,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从而说明中药加味四君子汤配合介入治疗,能保护和改善肝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有助于介入治疗的进行和疗效的提高 。对远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