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小儿哮喘医案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小儿哮喘医案】小儿哮喘为儿科一种常见的顽固性疾病,病证发作时可见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甚则张口呼吸、鼻翼煽动,多伴有咳嗽,一般病初为、,、
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黏液样痰,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燥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 。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 。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 。慢性哮喘患儿可见肺气肿体征,在缓解期,哮喘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或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咽炎的症状 。少数患儿可有胸部不适,肺内哮鸣音或有或无 。由于发病因素复杂,防治效果殊异,不易根治 。该证属于中医学哮喘、咳嗽、痰饮等范畴 。对本证的病因《保婴撮要》指出该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 。故治疗应多从补脾肺、化痰饮入手 。
【临床应用】
姚梦华用通阳化气法以苓桂术甘汤加减(1周岁用药剂量:茯苓8g,川桂枝3g,焦冬术、姜半夏各6g,制胆南星3g,橘红络5g,清炙甘草各3g.1周岁后适当增加用药量 。咳嗽较明显加炙紫菀、蒸百部、杏仁;流涕鼻塞加苏叶、辛夷、白芷;咳痰多稀白加苏子、白芥子;纳谷不馨,苔厚腻加神曲、山楂、莱菔子;大便溏薄加淮山药、诃子 。每天1剂,水煎2次,每次煎50~70ml,分多次少量饮服)治疗婴幼儿顽固性痰鸣52例,52例中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
陈祖周以加味苓桂术甘汤(细辛2g,麻黄6g,五味子6g,苏子9g,桑白皮10g,桂枝6g,白术10g,甘草3g,茯苓10g)治疗小儿哮喘50例,结果治愈25例(占50.0%):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体质恢复,感冒时未有哮喘复发,哮鸣音消失;好转21例(占42.0%):哮喘减轻,感冒时有轻度发作,两肺听到呼吸音粗糙;无效4例(占8.0%):主要症状毫无改善,病情仍反复发作 。有效率92.0%治疗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 。
【病案举例】
1.李某,男,7岁,时有咳嗽,偶尔喘息骤发骤止,体胖痰盛,少气懒言,疲乏无力,自汗,2年前在我院确诊为小儿哮喘,平素易感,纳食少,大便初硬后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荅薄腻,脉滑 。拟诊为小儿哮喘(缓解期),治当补肺固、益气健脾 。方以玉屏风散合苓桂术甘汤化裁 。方示:黄芪20g,全瓜蒌15g,党参、茯苓、炒白术、白芍、葶苈子各9g,苏子、法半夏、五味子各6g,桂枝、干姜各4.5g 。且随证加减,坚持服药2月,在此期间,咳喘未作,纳增汗减便调,精神状态改善 。
按小儿哮喘成因虽多,但脾肺气虚为重要内因之一尤其在哮喘缓解期,更宜补脾肺之气,化除痰饮 。本案患儿平素易感,必先固表,使脾肺之气旺盛,不致因外感而引动伏邪;内需健脾化饮,杜绝生痰之源 。故方选玉屏风散固表,苓桂术甘汤健脾化饮;再用苏子、葶苈子泻肺平喘,法半夏健脾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干姜温肺化饮 。
2.某患儿,男,8岁,2002年10月26日初诊 。患哮喘已5年,曾因哮喘严重发作而多次住院,服过各种西药物,缓解后仍经常发作 。
平时经常咳嗽气喘,面色苍白,形体虚胖,于3天前气候骤变受凉,至夜间即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清涕,曾服小儿感冒冲剂无效,次日即出现咳喘,午后至夜间为甚体检:体温39℃,肌肤灼热无汗,呼吸急促,咽扁桃体无肿大 。胸透:两肺纹理增粗,余无殊 。听诊:两肺哮鸣音明显,无湿啰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诊断:哮喘 。证属脾肾虚弱,肺气不足,感受风寒,所谓本虚标实;治则标本兼顾,用加味苓桂术甘汤:麻黄6g,细辛2g,五味子6g,苏子9g,桑白皮10g,茯苓10g,桂枝6g,白术10g,甘草3g,3剂,水煎服 。10月30日复诊:3剂服尽喘息已止,但仍有咳嗽,双肺哮鸣音消失,舌质微红,苔薄白,脉细数 。用上方加黄芩6g,沙参10g,以清肺热,5剂后诸症平复 。
按本例为发作性哮喘,方中取麻黄宣肺平喘;配辛温之细辛入寒剂,取反以佐之之义,且细辛气盛味烈,长于疏散,能清气道,利肺脾之壅阻;加五味子之收敛,是为散中有收,防肺气耗散太过;用苏子辛温气香,善于下气消痰;桑白皮气薄性寒而善降;再加苓桂术甘汤,健脾化痰,标本兼顾 。全方以清泄肺热为主,寒热并用,故平喘作用迅速而巩固,缠绵5载之顽疾终于根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