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玉丹栀逍遥四君子汤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当归9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人参10g,白术(炒)9g,郁金6g,黄芪25g,牡丹皮6g,栀子(炒)6g,砂仁6g,甘草3g 。
【作用与功效】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
【适应证】肝气不疏,气郁化火,正气不足等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 。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ト某,女,18岁 。初诊日期:2003年9月30日 。低热半个月 。1个月前因受凉感冒,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9℃,经抗生素加激素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停用激素2天后,又出现体温偏高,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 。现体温仍然偏高,在37.538.2℃,已持续半个月 。伴有自汗,情绪烦躁易怒,善太息 。
月经正常,睡眠差,大便质干,日一行,小便正常 。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 。此内伤发热,肝郁气弱证 。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 。
二诊:服药3剂后,体温恢复正常 。因在外地未能及时就诊,又自行服用上方3剂 。现体温正常,情绪烦躁易怒、善太息、睡眠差、大便质干等好转,依旧自汗 。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诸症减轻 。自汗未见明显减轻,说明气虚现象仍较明显 。
上方去牡丹皮、栀子,加地黄、五味子 。处方:当归9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人参10g,白术(炒)9g,郁金6g,黄芪25g,砂仁6g,甘草3g,地黄9g,五味子6g 。水煎服3剂,日1剂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 。
三诊:药后,体温一直正常 。情绪烦躁易怒、善太息、睡眠差、大便质干症状基本消失 。自汗减轻,活动后仍自汗明显 。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上方去郁金,继服3剂 。处方:当归9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人参10g,白术(炒)9g,黄芪25g,砂仁6g,甘草3g,地黄9g,五味子6g 。水煎服3剂,日1剂 。
四诊:自汗基本消失,余无不适 。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
上方去五味子,继服3剂 。处方:当归9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人参10g,白术(炒)9g,黄芪25g,砂仁6g,甘草3g,地黄9g 。水煎服3剂,日1剂 。五诊:无明显不适 。
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方药对证,诸症得除 。上方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此后病情未再发作 。风寒犯表,正邪相搏,日久正气内耗,正气不足,阴火内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 。
发热日久,往往病人心情不舒畅,影响肝之疏泄功能,使肝气不疏,气郁化火也可发热 。因此,正气不足,肝郁化火是本案的基本病机 。
据此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为基本治则,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方中牡丹皮、栀子清肝泻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防止肝气疏散太过,茯苓、白术健脾益气,人参、黄芪益气固表,砂仁健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之效 。二诊时,体温正常,情绪烦躁易怒、善太息、睡眠差、大便质干好转 。
仍有自汗,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诸症减轻,自汗未见明显减轻,说明气虚现象仍较明显 。
上方去牡丹皮、栀子,以免苦味伤阴之弊 。加地黄滋阴,使气生有源;五味子固表敛汗 。
三诊时,体温一直正常,情绪烦躁易怒、善太息、睡眠差、大便质干症状基本消失;自汗减轻;活动后仍自汗明显,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方药切中病机,故诸症减轻 。仍有自汗显示,仍有气虚之象 。上方去郁金,继服3剂 。
四诊时,自汗基本消失,余无不适,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气虚状态恢复,气能固表敛汗,故自汗症状基本消失 。
上方去五味子,继服3剂 。
五诊时,无明显不适,舌淡苔薄白,脉弦弱 。方药对证,诸症得除 。上方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
【解读赏析】丹栀逍遥散是一首名方,昔年焦树德先生论述本方时指出:近代多以此方作为汤剂服用,药量可根据原方意和具体情况稍加变动 。一般常以当归、白芍、白术、柴胡、茯苓各6~9g,炙甘草3~4.5g,水煎服 。也有的为细末,每服3g,生姜、薄荷少许,煎汤送服,每日2~3次据前人分析,本方中柴胡配以少量薄荷使用甚妙 。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胆为甲木,具少阳之气,其性柔嫩,好像嫩草穿地而未伸,此时若被寒风一扫,则不能上伸而下克脾土 。
惟得温风一吹,郁气始能得到畅达 。本性喜风,寒则摧萎,温则发生 。柴胡、薄荷辛能发散,配当归而温入少阳,温风拂煦,木气得伸,土亦得滋,无燥熇之患,金水自能相生,五脏荣泽,气血条畅,阴平阳和,精神乃治 。
逍遥散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敛阴而柔肝,柴胡升阳散郁,合白芍以疏肝 。又用白术、甘草和中益脾,助土得以升木 。茯苓利湿助术、草而令心气安宁 。引以煨姜,暖胃祛痰,调中解郁,薄荷辛散郁热,搜消肝风,疏郁调中 。水达脾升,胆和胃降,诸郁自已 。
本方为主治肝脾不和的常用方剂,可用于治疗血虚肝燥,头痛目眩,眼赤烦渴,口苦倦怠,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往来寒热,潮热咳嗽,咽干便濇,胃脘疼痛,小腹重坠,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大而虚等症 。本方加牡丹皮(泻血中伏火)、栀子(泻三焦郁火)、名丹栀逍遥散或八味逍遥散 。
治怒气伤肝,血虚目眩,头痛目赤,小便涩痛等症 。
本方去姜与薄荷,加地黄以滋肾养血,名黑逍遥散,用于治疗肝阴虚,气郁不舒,月经延后、行经腹痛,下午烦热等症 。如月经赶前,经水量多,急躁易怒者,以丹栀逍遥散加桑寄生20g,续断炭15g,艾叶炭30g,棕榈炭30g,益母草15g月经后错,月经量少,血黯有块,行经腹痛者,用黑逍遥散,改地黄为熟地黄,加香附10g,川芎6g,红花9g,桃仁9g,炮姜3g,延胡索6g 。月经淋漓不断者,逍遥散加桑寄生30g,续断炭15g,艾叶炭30g,棕榈炭30g,阿胶10g,党参10g 。子宫出血,血崩不止者,加桑寄生30g,续断炭2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12g,棕榈炭30g,艾叶炭30g,益母草炭20g,炮姜炭5g,党参12~15g(或人参3~6g)赤石脂15g(先煎)临床也常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肝脾失和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胁部胀痛,腹部重坠,食欲缺乏,口干不欲多饮,舌质较红,大便溏泄,每日3~4次,四肢倦怠,饭后迟消或倒饱、面色萎黄欠泽,脉象弦细,重按乏力 。
土炒当归6g,土炒白芍9g,土炒白术9g,茯苓20g,柴胡6g,炙甘草3g,车前子12g(布包),炒山药12g,炒扁豆10g,芡实米12g,莲子肉6g,肉豆蔻10g,伏龙肝60g(煎汤代水) 。水煎服,每收良效 。
【张珍玉丹栀逍遥四君子汤的配方组成】适用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病 。对于因脾胃失和而致的消化不良,食欲缺乏,脘胁胀痛,嗳气吞酸,大便时溏时干,悒悒不乐,胃部不适,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或弦滑之证,可收满意效果 。可供临证参考试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