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欧洲和统一的中国,为何说地理决定了中欧的不同历史?
欧洲,也称作“欧罗巴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中国一个国家的面积就有960万平方公里 。
可是当你打开欧洲地图的时候,就会惊奇的发现,跟我国领土相近的这个州,可以说是“四分五裂”,竟然有48个国家和地区 。
欧洲只有一个大国,那就是俄罗斯,但俄罗斯有很多大部分都处在亚洲,欧洲人把他当做一个欧洲国家去看待 。

文章插图
欧洲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大一统的国家,但是都很短暂
大家耳熟能详的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拿破仑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当时都距离欧洲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些庞大帝国都昙花一现,有的本身就是一个联盟组成的 。
到了20世纪,希特勒建立起第三帝国,雄心勃勃想一统欧洲,不久也身败名裂,遭遇覆灭命运,统一欧洲也成为笑谈 。
欧洲人似乎天生就喜欢独立,即使是像北爱尔兰这样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都乐此不疲地闹独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反观中国,恰恰与之相反 。
中国历史上也有分裂时期,也出现过很多小国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
但是这种分裂在历史长河来看是非常短暂的,根本就无法持久,很快就会被一个强大的王朝所统一 。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中国有一种看不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欧洲恰恰相反,有一种强大的独立和分裂的力量 。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众志成城”和欧洲的“一盘散沙”?除了文化的原因,思维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理方面的原因 。
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但是它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东南部拥有一望无边的太平洋,西部、西南部、西北部、南部东南部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如西北的阿尔泰山脉,西面的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祁连山,西南的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中西部则有秦岭、大巴山、阴山、贺兰山 。向南有横断山脉 。
这些山脉有一个共同是特点,那就是海拔很高大都更不可攀,是无法逾越的天险 。比如昆仑山海拔在5500米以上,绵延2500公里;天山长度2500公里以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

文章插图
到中国腹地去的时候,还要遇到绵延1500多公里的秦岭 。而长江中上游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江中激流险滩,同样是难以逾越的天险 。
也就是说,中国连接外部的,只有北面一个方向,但是北部气候寒冷,游牧民族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无法定居,不能安居乐业 。
而黄河沿岸,土壤肥沃,有舟楫之利和灌溉之便,农作物可以稳产,做到旱涝保收,人类可以在此区域无忧无虑生存下去,繁衍生息 。
所以中原地区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生产力也发展迅速,长城建立起来之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成为人类安乐窝,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无论是什么力量,都不能让中国分裂 。

文章插图
欧洲当然也有山脉,但海拔普遍比较低,除了阿尔卑斯山脉,其它山脉的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以下 。
比利牛斯山脉,平均海拔1800米,全长只有400多公里,东端的宽度只有10公里,中部宽度只有120多公里 。
亚平宁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长度倒是有1400公里,但最窄地方只有40公里 。而中国的天山最宽处80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也在250公里以上 。
以上山脉根本无法构成天然屏障,当年汉尼拔就带领大军从赛尼斯山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军罗马 。拿破仑在1800年率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的在马伦哥战胜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 。
但是你让他们率领军队翻越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试试?
欧洲中部和北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欧亚大陆相交地方没有任何天然屏障,连接欧亚的乌拉尔山,山势都较平缓,最低的地方海拔只有500米,高处也不过1000多米,最窄处宽度只有40公里,只要想跨越,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当年蒙古骑兵就是从那里经过横扫欧洲的 。而欧洲的河流河网比较稠密,不仅数量多,而且什么流向的都有,这些河流还水量充沛 。

文章插图
欧洲的河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非常分散,各行其道,不想长江黄河都流入东海 。
欧洲的多瑙河、莱茵河、第聂伯河、顿河、易北河,以及卢瓦尔河和伏尔加河星罗棋布分布在欧洲平原,流向也五花八门 。
有流入大西洋的,有流入波罗的海的,也有流入地中海和黑海的,没有哪一条河流像长江和黄河那样是老大,是母亲河 。
每一条河流都能说自己是老大,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水系,都可以灌溉农田,无论你在都可以安居乐业,所以不同文明都能各自为政,互不依赖,就没有什么向心力 。
总的来说,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文明,也诞生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的大中华 。欧洲相对开放的地理环境,诞生了很多文明,让很多民族有天生的独立性,产生了那么多国家 。
其他网友观点先问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
我的观点是,欧洲之所以分裂,不在于地理而在于人文 。
不否认地理环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甚至有的时候它确实能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 。
但是,如果把一切问题都往地理上去靠,显然是非常不客观的 。
举个例子吧 。
人类历史上文明的发展往往要借助于大江大河的滋养,但是大江大河不定期的泛滥又会造成周边百姓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很多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

文章插图
印度原住民借助于恒河、印度河的流域的帮助,形成了著名的古印度文明 。
其特点是,没有反抗精神!
因为大河的常年泛滥,让当地的老百姓发现修建房屋城池积累财富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于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往往采取妥协和信天由命,这是为什么印度历史上的很多王朝都是外部的民族入侵这里所建立起来的 。
所以,可以这么认为,印度河、恒河的常年泛滥导致印度原住民缺少了尚武精神 。
不是所有的民族遇到同样的事情都会变成和印度人一样 。
我国著名的巴蜀文明就是一个证明 。
巴蜀文明成长于长江流域,这里就像印度河、恒河一样也会常年的泛滥,他们的财产他们所建的房屋和城池也会因为大水而被摧毁 。
所以,巴蜀地区的老百姓对于修建城池也不热心,因为他们认为,修筑城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免受外敌的伤害,那么如果保持一个强大的尚武精神,就算外敌入侵也能最终将他们击退 。

文章插图
所以,虽然和古印度人一样不爱修城池,但是巴蜀人民的性格却正好和印度人相反,印度人是信天由命,面对外敌只会妥协退让,巴蜀人民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反而变得更具有反抗精神 。
你看,同样是洪水泛滥,却能够塑造不同的民族性格 。
所以,地理决定论不是万能之钥 。
那么,为什么欧洲是分裂的,同样大小的华夏却是统一的呢?
原因就是人文思想的不一样 。
说实话,从地理的复杂程度上看你东亚地区要远远超过欧洲 。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经受着四大洋水汽洗礼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拥有全地形风貌的国家,就算是把整个欧洲拿来和我国相比也稍显不足 。
横断山脉、太行山脉、岭南、长江、黄河等将我国的国土切割的支离破碎,但是没有影响到我国古代人民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和巩固 。

文章插图
而欧洲虽然经历了古罗马时期的极盛,但是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却陷入了全面的分裂 。
这就是因为人文思想的不一样 。
我国的大一统思想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此时正是西方世界希腊罗马文明成熟和兴盛时期,两者却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
因为,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希腊罗马的思想是保守的 。
从战国到秦朝再到汉朝,无论是谁加入到华夏族的大家庭来中都会被欢迎,哪怕之前是对手 。
所以,汉武帝可以把匈奴王子任命为托孤大臣,因功封侯的匈奴人更是灿若繁星 。

文章插图
但是,在罗马,罗马公民的比例常年处于该国总人口的30%以下 。
于是,在东方夷入夏则为夏,绝大部分被征服的新的土地,当地的老百姓在几代人之后都会形成对中原王朝的认同感 。
而在罗马,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是罗马公民,享受不到罗马公民的权利,他们永远对这个国家没有心理上的认同感,一旦国家走向衰落,就会树倒猢狲散 。
于是,华夏族构建了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 。
其他网友观点地理是影响统一的重要因素,但绝非最重要因素 。
中国的地理复杂度远高于欧洲,从胡焕庸线可以看出,东南半壁不到一半的国土上,居住着超过94%的人口,反而欧洲人口分布更为平均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欧洲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分布更广,其中也包含地理和气候的因素 。

文章插图
中国广义山地(包括高原和丘陵)占总面积2/3,欧洲相反,平原占总面积2/3,光是东欧大平原就接近400万平方公里,整个欧洲也不过近千万平方公里 。
中国地貌复杂,平原、盆地、高原、水网等纵横交错,远比欧洲复杂 。然而在面积相仿的情况下,中国成了一个统一国家,欧洲则小国遍布,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都寥寥无几 。
因此,地理因素并非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

文章插图
又有一说,地理上欧洲同亚洲相连,距非洲也只是地中海相隔,容易遭受外部势力的侵犯和影响,很多时间都在抱团抵抗入侵,以致无力统一 。
提出个相反的例证,印度次大陆倒是够封闭,但在无外部势力进入的情况下,依然在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处于土邦林立的状态 。正相反,正是英国殖民者的侵入,才最终促成印度的统一 。

文章插图
因此外界影响说也不能成立 。
那么原因何在?能不能统一,人是最关键因素,如果执着于此,即使千山万水也要纳入版图;如果兴趣寥寥,即便近在咫尺也会漠然处之 。
以中国和欧洲的发展史进行对比:
中国统一始于秦始皇,秦国花费数代人几百年时间,方才完成统一大业 。之后秦始皇做了几件很重要的事,书同文车同轨,规范语言文字思想,成功将原来的六国民众“转变”为秦国民众 。

文章插图
自此,统一不仅是在地理上,更重要是根植于思想意识中 。
此后各朝都“行秦制”,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将“大一统”观念进一步巩固升华,一统天下成为历代雄君盛主的最高追求,而且这种观念在之后朝代被不断深化 。
欧洲是个怎样的过程呢?

文章插图
他们从来没有如中国一样,如此规模浩荡地实行过“书同文车同轨”,各个民族融合、思想文化融合、宗教的融合、包括地理概念的融合,远没有中国那般深刻 。这造成什么结果?要想把欧洲统一为整体,困难度相当之高 。

文章插图
比如罗马帝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国家内部存在截然不同的群体,将征服的各个地区划为一个个行省,分而治之,然而在统治过程中各部分仍然各行其是无法融合 。最后在内部矛盾激化中摇摇欲坠,致使灭亡于蛮族入侵 。
那么在近代,拿破仑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虽然用优势武力强行将欧洲拼凑在一起,但不同的文化思想群体无时无刻不在筹谋反攻倒算,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帝国注定难以持久 。

文章插图
【分裂的欧洲和统一的中国,为何说地理决定了中欧的不同历史?】综上,是否能统一,更重要的因素存在于头脑中 。光是地理上统一并不稳固,只有将民众思想融为统一,才能实现人民对这个国家的归属和认同,从而发自内心去拥护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
推荐阅读
- 农夫山泉上市了,大自然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我国哪里水源优质?
- 黎巴嫩贝鲁特港发生爆炸,为何沿海港口的爆炸概率这么高?
- 如果没有前三十年大建水库,现在的人喝什么水?
- 为什么春分不是最冷的一天,秋分不是最热的一天?
- 水煮苹果最佳吃的时间是何时?
- 长江漂浮的垃圾都去哪了?会打捞吗?
- 光速是最快的速度吗?
- 沈阳值得去的免费景点 沈阳故宫门票咨询电话
- 最快最狠的讨薪方法是什么?
- 一个鸭腿的热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