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知觉无法确定经验中的时间顺序,连经验本身也无法感知到


仅靠知觉无法确定经验中的时间顺序,连经验本身也无法感知到


文章图片


仅靠知觉无法确定经验中的时间顺序,连经验本身也无法感知到


文章图片


仅靠知觉无法确定经验中的时间顺序,连经验本身也无法感知到


文章图片


我们知觉到的事物的变化是实体诸种形式的变化 , 但我们所要知觉的本质还并不是实体的诸种形式 , 也不是实体诸种变化状态所对应的事件 , 而是时间本身 。

时间本身无法被知觉 , 因而我们只能通过对蕴含着每一时间点的、事件的知觉序列去知觉时间序列 。 这个时间不同于先天直观形式的时间概念 , 仅就是常规意义上被我们所理解的时间流 , 从前一时刻到下一时刻 。
知觉的序列是对于时间本身的知觉 , 因而我们似乎可以认为由于时刻的连续性 , 蕴含着这些不同时间点的事件也是连续的 。

事件的秩序只能从前一时刻到下一时刻 , 因而表征着前一时刻的事件A、要先发生于表征着后一时刻的事件B , 事件A总是先发生于事件B , 从而事件A是事件B的原因 。
这种解释是直接且简单的 , 对康德的因果性原理的证明 , 只考察了流俗的时间概念并进一步得到因果性事件 , 附着于前后连续的时间点上 。 但这种论证却完全忽略了康德所设置的先验观念论基础 。
作为知性概念的因果性范畴 , 并没有参与到经验得以可能的过程中 , 因而上述的论证仅仅是停留在感性阶段的知觉序列 , 在该感知序列中的A事件虽然先行于B事件 , 却并没有某种绝对必然性 。

对于发生的事件序列 , 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我的经验并被知觉到 , 不仅需要感性形式的加工而且需要知性范畴的规定 。 这就意味着 , 仅仅依靠知觉我们不仅无法确定经验中的事件的顺序 , 而且连这种经验本身也无法知觉到 。
但我们确实感知到了一些事件的变化序列 , 并且根据以往的多次经验判定出在前发生的事件 , 是在后发生的事件的原因 。
这正是康德所要表明的 , 我们完全可以知觉到变化的事件序列 , 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 并不是在这些连续的事件序列发生之后 , 才归纳出的一种引起和导致的关系 , 而是在这些事件被经验到之前 , 就已经经过了因果性范畴的规定 。

这些经验的出现以及被知觉 , 以及包含了因果性范畴的规定性 , 否则 , 客观对象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经验 。 要正确理解康德因果律的论证思路 , 必须首先从经验主义立场转向先验立场 。
仅凭知觉我们无法得出客体对象发生的序列 , 因为知觉本身提供的是客体对象的感性材料 , 知觉的相继感知与事件的相继发生还并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
知觉本身不会是一种规定着对象发生变化的规则 , 它只是在感知着已经发生的事件序列 , 这个事件序列本身对我们产生的意义 , 单凭知觉是不能得到的 。 我们自然想到了想象力 , 想象力是否可以为知觉序列确定规则 , 并以此来规定客体对象?答案是否定的 。

想象力只是可以改变我们 ,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的顺序的领会 , 但这种领会确实任意的、无规律可循的 。 想象力并不能为知觉提供规则 , 它只是将感性杂多结合起来 。
康德表示 , 想象力只能作为第三者 , 来联结知性概念和感性直观 , 它本身并不能规定知觉发的规则 。 想象力不能给知觉予以规定性 , 自然无法给经验对象以某种联系 , 康德认为单凭知觉或想象力 , 都不能给出客体对象的发生次序 。
知觉的序列按照我们对经验对象的知觉而依次发生 , 想象力完全可以使得在知觉中出现的序列颠倒 , 被颠倒后的知觉是通过一种内知觉被感知 , 即呈现于意识中的序列 。

这种序列虽然没有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外感知那么鲜明和强烈 , 但我们不能否认在下一次 , 对这一发生的事件的外部知觉序列正好如此 。 以为通过外知觉确定的序列比通过内知觉确定的序列 , 更具有知识性是经验主义的立场 。
康德并不主张仅通过外感知 , 亦即经验就得出客体对象的因果性联系 。 仅凭在感性领域的感观 , 无法确定客体对象的发生序列 , 仅凭想象力也无法确定这一序列 , 因而 , 康德运用了类似于排除法的思路 。
既然感性与想象力都不能提供知觉的规则 , 那么提供知觉规则的只能是概念 , 而且这种概念既不来源于感性也不来源于想象力 , 因此只能是先天的范畴为知觉序列提供规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