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胆道残留结石医案、配方

胆道残留结石
在外科临床上,胆道结石患者由于病情、结石部位、肝胆解剖等的异常,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院的设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生术后胆道结石残留在所难免 。临床上一旦发现患者术后有结石残留,应能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清除残留结石,才符合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宗旨 。胆总管下端结石由于术中金属条的探查、扩张及术中的加压冲洗等手段,容易发现并取出 。近来由于术中胆道镜的应用,部分肝内胆管结石也可于术中取出,但是受到手术时间、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仍有相当的肝内胆管结石不能当时取 。,
出 。术后由于经济及体质等原因,有部分病人未能行术后胆道镜取石,那么口服中药排石、溶石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 。
【病案举例】
庄氏以四金柴胡疏肝散治疗胆道残留结石22例,临床疗效显著 。治疗方法:中药内服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剂为主,自拟四金柴胡疏肝散柴胡、郁金、枳壳、鸡内金、香附、川芎、陈皮各10g,金钱草30g,赤白芍各15g,海金沙20g;辨证加味:湿热重加茵陈30g、虎杖20g;气虚甚加生黄芪30g、白术12g;阴虚甚加生地20g、麦冬12g;气滞胁痛明显加延胡索15g、川棟子10g;瘀血明显加三棱、莪术各10g 。水煎服,日1剂 。30天为1个疗程,30天后复查B超 。治疗结果:治愈6例(占27.3%),有效14例(占63.6%),无效2例(占9.1%),总有效率为90.9% 。6例治愈者为单一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经1个疗程中结石排出 。有效14例大多为多发部位结石,治疗3个疗程结石部分排出或缩小 。排出结石最快者服药后7天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胆道残留结石医案、配方】按:本病属中医“胁痛”、“黄疸”、“胆胀”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中精之腑”、“内藏精汁”,以通降下行为顺,与肝相表里,受“肝之余气”而成,能助胃消食 。若情志不舒或饮食不节或虫上扰等,均可伤及肝胆 。肝郁则疏泄失常,胆失通降,胆液排泄不畅,蕴生痰湿瘀浊,二者煎熬,凝成胆石 。因此,治疗本病总的原则为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排石消石 。庄氏自拟四金柴胡疏肝散,以柴胡疏肝散合“四金”(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重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方中金钱草清热利湿,溶石排石;海金沙清热利胆排石,鸡内金消坚散结;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柴胡为方中主药,疏肝利胆;白芍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白芍合川芎助柴胡疏肝利胆止痛;陈皮理气通降;香附合白芍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消石排石之功 。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增强胆囊收缩,使结石得以消溶和排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