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加减治风湿性心脏病医案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是风湿病变侵犯心脏的后果,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中女多于男 。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 。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 。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脏增大、心律失常,一般经过10~15年逐渐出现心力衰竭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生脉散对本病,特别是急救疗效满意 。
【病案举例】
1.叶某某,女,40岁,农民,1989年7月16日初诊:患者有风心病史15年,3天前因外出遭雨淋,全身尽湿,今全身浮肿,面色苍白,自汗肢冷,腹部胀大,胸闷心悸气急尿少,脉细弱,舌淡苔白腻 。辨证:心阳虚衰,水气凌心 。急投益气回阳救逆法,用茯苓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云茯苓、麦冬各15,西党参20g,淡附片、广地龙、炙甘草、山萸肉各10g,五味子、千姜片、川桂枝各5g,三七粉3g(冲),3剂后,逆已回,自汗止,四肢转温,水肿明显消退,心悸气急好转 。前方去山萸肉,加怀牛膝15g、五加皮10g,共服15剂,肿尽退,腹水消,气急平,心悸亦愈后续进补益心肾之剂5剂,以巩固治疗 。
按:患者素有风湿性心脏病,心阳衰微,不能温煦脾肾致使水湿泛溢,浊阴内阻,水气上逆凌心,故见心悸喘汗,肢冷,脉细弱,证属阳虚欲脱之象,方用茯苓四逆汤合生脉散加桂枝、萸肉,益气敛汗、温阳救逆,广地龙、三七粉活血祛瘀,强心平喘,故阳回寒消,诸症悉除而获良效 。
2.男,16岁,因心慌、喘气4天,加重3小时于1994年5月24日入院 。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常感心慌、气短,遇劳或受凉加重,先后多次住院 。5天前,因受寒而诱发咳喘、心慌,且小便短少,下肢水肿 。静滴青霉素并服止咳药2天,症状逐日加重,伴心前区闷胀不适,不能平卧,凌晨1时来院急诊 。查体:血压60/39mmHg,意识清,精神极差,端坐位,呼吸浅快,唇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向双侧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尖部可扪及舒张期震颤,平均心率126次/分,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6级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并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双肺可闻及大量湿啰音,腹软,肝肋下3cm,质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肌肤湿冷,脉搏细弱不易触及 。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 。,
【生脉散加减治风湿性心脏病医案】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力衰竭Ⅲ度,心源性休克 。立即给予强心、利尿、纠正酸中毒治疗,2小时后心悸气促减轻,血压不见回升 。遂用生脉注射液20ml加入50%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注,续以生脉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250ml静滴 。30分钟后可以触及脉搏,1小时血压升至90/60mmHg,脉搏稍有力,小便增多,肌肤转暖,休克初步纠正 。生脉注射液滴完后改用青霉素静滴,6小时后血压又降至60/39mmHg,于是再用生脉注射液0ml加10%的葡萄糖250ml静滴,1小时后血压升至110/75mmHg,此后以生脉注射液30ml加入10%的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持续5天 。血压110/75mmHg,一般情况良好 。经中西药调治半月,心力衰竭纠正出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