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加减治冠心病心绞痛医案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候 。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臂直至无名指与小指放射 。疼痛持续1~5分钟,但很少超过10~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心绞痛多因劳累、饱餐、情绪激动诱发 。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甚至可出冷汗 。本病归属中医胸痛、心痛范畴 。早在《素问·缪刺论》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 。其病因病机:心痛的病位在心,但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可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肾、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变,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之病证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 。脏气亏虚以心为主,心之气血阴阳,又以心气虚为主,心气虚可进而导致心阳不足,阳气亏虚,鼓动无力,清阳失展,血气行滞,不通则痛 。心痛病位在心,其本在肾 。
年老体衰,或心阴心阳不足,久而及肾,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而作心痛 。血瘀痰阻,又以血瘀为多见,因于寒凝、热结、痰阻、气滞、气虚等因素,皆可致血脉郁滞而为瘀证 。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故疼痛如刺如绞而痛处不移 。
【病案举例】
1.王某,男,55岁,干部 。因胸闷如窒而心痛频作8天,加重1天,于1997年11月8日上午以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收院 。平素有酸辣食物及烟酒嗜好史,并发现高血压病史已3年 。人院症见:心痛,伴心悸、神疲、乏力,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电轴左偏、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未排除 。四诊综合,本病属中医的心痛范畴 。病位在心,但与脾、痰浊关系密切,证属本虚标实,痰浊闭阻型 。患者因过食肥甘酸辣及烟酒,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为阴邪,其性黏滞,停留心胸,则窒塞阳气,脉络阻滞而酿成此证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故心悸,胸闷如窒而心痛 。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肢体沉重,神疲乏力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为痰浊闭阻之征 。治以豁痰化浊,宣通心阳,方投瓜蒌燕白半夏汤加减(瓜蒌、薤白、法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甘草),10日二诊:心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但仍有胸闷、心悸,且睡眠欠佳 。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仍守上方加丹参、郁金、薏苡仁,并静滴丹参注射液 。13日三诊:诸症悉减,心痛偶尔发作 。心电图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已明显改善 。11月18日四诊:近几天未出现胸闷、心悸、心痛等症状 。稍觉头晕乏力,舌质淡红、苔少,脉弦细 。痰浊闭阻已除,本虚已明显,改用四君子汤加味以补益心气,振奋心阳,并加静滴生脉针、高丽参针治疗10天,心痛及诸症未再出现 。11月29日心电图复查:窦性心律,电轴轻度左偏 。同意病人出院执上方7剂 。随访1个多月,心痛未再复发 。
2.刘某,女,48岁,务农 。1998年春节前来就诊,携带病历1份,有心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全,登车试验阳性 。血常规化验无异常 。主诉:半月前因劳力发病,心悸严重,人夜极难入睡,勉强入睡少有动静即可惊醒,心慌更难控制,遂即心憋,喉间紧缩,脑间疼痛阵作,服消心痛、倍他洛克、心可舒、阿司匹林等效果不显 。察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重按即无 。血压:140/90mmHg,心音弱律正,心率58次/分 。诊断:心肾两虚,尤以气血不足为最 。治则:补气养血、益肾安神、活血通络行气 。处方炙甘草10g,红参10g,桂枝10g,麦冬10g,五味子6g,阿胶12g龟板12g,熟地12g,丹参20g,红花5g,姜黄10g,降香10g,玻珀粉6g,分两次冲服5剂 。
二诊:诸症大减,夜已能人睡4个多小时脉细无力 。上方减红花、姜黄、降香,加檀香5g、砂仁6g 。连服10余剂病愈停服,至今未再用药 。
3.李某,女,65岁,1999年秋患尿血症住院月余,住院时多用双黄连、先锋霉素等静滴治疗 。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降压药终年不断,今又患心脏病前来就诊 。初诊:左胸疼痛,活动则头晕心慌胸痛加重,面唇苍白,语言断续,口干舌质谈无苔,脉沉小结代,少用力则模糊不清 。分析:患者住院治疗做了各种各样的探查、取样、化验也没有查出尿血的原因,亦出现心绞痛 。从中医角度来看,应该是中气不足,不能摄血,长期输液用双黄连等苦寒伤阴损及心阳以致气血俱伤,不能灌注五脏,故虚症百出,血不畅通所致 。诊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处方:生脉散加丹参饮:红参1g,麦冬10g,五味子6g,丹参15g,檀香6g,砂仁6g,水煎服 。患者服5剂后,亦平静如常,只是四肢乏力,不能起床活动,按原方服用30余剂,除血压外诸病消失 。
【生脉散加减治冠心病心绞痛医案】按:冠心病、心绞痛之血脉瘀阻,与西医学的动脉硬化相一致,治疗上无论治标治本,发作期或缓解期切勿忘活血通脉,使血脉畅通心脉得养,通则不痛 。然通之之法,中医学则有独特见解,即虚者补之为通,实者泻之为通,寒者温之为通,热者清之为通,所以“通”
还是以辨证施治才能达到目的,上两例病案都离不开生脉饮取得的治疗效果,三药合用能大补元气,敛汗生脉外现代学研究证明:生脉散及其成分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作用,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有正性肌力作用,有类假强心苷的作用,调节心肌代谢,降低耗氧量,改善微循环 。亦有认为人参及五味子均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消除氧自由基,对于氧自由基损害心脏和脑线粒体,具有保护功能;人参可增加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当机体受到不良刺激时,人参可保护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免于衰竭,从而加强应激力 。
麦冬还有增加耐缺氧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生脉散加减治心肌缺血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冠心病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早搏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心房纤颤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心动过速伴房颤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心房颤动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阵发性心动过速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病窦综合征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窦性心动过缓医案
- 生脉散加减治心律失常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