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加减治肾孟肾炎医案

肾孟肾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实质及肾孟的炎症改变,是临床常见病,多由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梗阻等引起 。此病属中医学“淋证”、“水肿”、“腰痛”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湿热之邪,注于下焦,蕴结成毒,侵犯肾与膀胱所致 。“肾主水”,“血不利则为水” 。
因此,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肾炎均可用补肾活血利水之法 。多年来,临床采用中药四物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孟肾炎和慢性肾孟肾炎急性发作,疗效显着 。
【临床应用】
范氏以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治疗肾盂积水患者4例,疗效显着 。药用: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淮山药20g,山茱萸15g,丹皮15g,茯苓20g,泽泻2g,怀牛膝20g湿热重者加木通15g,车前15g,滑石20g;血尿者加小蓟20g,白茅根10g;结石者加金钱草30g,海金沙20g;腰痛者加白芍、没药;肾阳虚者加杜仲、菟丝子、益智仁;肾阴虚者加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双下肢浮肿者加猪苓、防已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结果:痊愈27例(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B超与小便常规均正常);好转12例(症状减轻,B超及小便常规较前好转);无效2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B超及小便常规无改变) 。总有效率为96.3% 。
李氏3等以茯苓四物汤为基础方治疗肾孟肾炎患者40例,疗效满意 。药用:茯苓、猪苓、滑石、泽泻、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甘草 。加减法:伴寒热头痛者,加薄荷、桑叶、蔓荆子辛凉解表;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大青叶泻火解毒;腰腹剧痛者,加延胡索、青木香;浮肿者加通草、冬瓜皮通气利水;小便赤红加小蓟、白茅根清热止血;舌苔滑腻,胃胀纳少者,加厚朴、佩兰芳香化湿和中;病久肾虚,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者,加杜仲、枸杞子、女贞子补肾益精 。水煎服,病轻者1日1剂,病重者1日2剂 。治疗结果: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服7~10剂后小便检查呈阴性,其中有15例病情较重,故临床配合使用抗生素 。5例复发,再服本方而愈 。
【病案举例】
1.刘某,男,41岁,农民,于1998年5月6日就诊 。患者有慢性肾孟肾炎病史2年 。近半月来,夜间腰部沉痛剧烈,起床活动后稍减轻,双下肢肿胀 。舌暗边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涩 。B超示双肾盂积水 。小便常规未见红细胞 。中医辨证为血瘀肾虚服基本方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5g,淮山药20g,山茱萸15g,丹皮15g,茯苓20g,泽泻25g,怀牛膝20g,车前子10g,木通10g,日1剂,煎服2次 。3剂后下肢肿胀消失,腰痛明显减轻 。继服6剂后,腰痛基本消,但腰部有困重感,再服6剂,诸症消失 。B超示双肾积水消失,小便常规正常 。随访半年无复发 。
【四物汤加减治肾孟肾炎医案】2.詹某,女,46岁,工人,于1982年3月6日入院患肾孟肾炎3年,反复发作,平素惟感夜间小便频数伴腰困 。3年中先后因感冒发热引起急性发作,曾3次住院治疗 。此次就诊时,小便灼痛淋涩难出,腰痛伴心烦,口渴,表情痛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尿化验: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脓球(+++)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西医诊断:慢性肾孟肾炎急性发作 。
治宜清热通淋,兼以活血养阴,方用茯苓四物汤 。处方:茯苓、猪苓、滑石、泽泻、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甘草 。水煎服 。患者服3剂后症状缓解,10剂后症状消失,复查尿:,
常规:白细胞少量,红细胞(-),蛋白(+),脓球(-)腰酸足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余邪未尽,肾阴不足,用茯苓四物汤加枸杞、女贞子,配合六味地黄丸,连服8剂汤药,5盒丸药后,诸症消失,尿常规全部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
按:肾孟肾炎属于祖国医学“淋证”范畴,为湿热之邪注于下焦,蕴结成毒,侵犯肾及膀胱所致 。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选用茯苓四物汤加减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