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加减治耳周瘀肿医案

耳周瘀肿是耳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70% , 主要是由于耳周肌肉组织较少、毛细血管丰富 , 长期的耳周穴位注射和电针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 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差而致 。耳周瘀肿不仅会引起患者局部肿痛不适 , 而且不利于药物吸收 , 影响耳病治疗的效果 。
【病案举例】
【云南白药加减治耳周瘀肿医案】罗氏等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120例因耳周穴位注射及电针治疗而发生耳周瘀肿的患者 。随机分为2组 , 治疗组70例 , 于耳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平均10天后出现耳周瘀肿;对照组50例 , 于耳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平均9.5天后出现耳周瘀肿 。2组患者均于出现耳周瘀肿后予以治疗 , 治疗期间患者仍继续进行耳周穴位注射及电针 。2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 , 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 ,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取云南白药2g , 加鸡蛋清调匀成糊状外涂耳周 , 每天涂5~6次 , 每次药物变干后洗净再涂 , 注意鸡蛋清要新鲜 , 每天更换 。若患者对蛋清过敏则应立即停止外敷 。对照组用热水袋热敷耳周 , 每天5~6次 , 每次20min.2组均治疗5天为1疗程 , 治疗1~3疗程 。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 , 好转38例 , 无效2例 , 总有效率97%;对照组治愈20例 , 好转22例 , 无效8例总有效率84% 。2组总有效率比较 , 差异有显着性意义 , P<0.05.2组平均消肿天数 , 治疗组为4±1天 , 对照组为6±2天 , 2组比较 , 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