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桂术甘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 。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该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杂”、“纳呆”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导致各种胃脘不适等症状 。苓桂术甘汤所治胃脘不适乃脾胃虚弱,痰饮停滞为主者,非万病所宜 。
【病案举例】
1.牛某,女,51岁,1986年9月初诊 。患者胃病数年,胃脘疼痛,胀满不适,自觉气上冲逆,胸中堵闷,时有嗳气,口干不欲饮,稍饮则停于胃中,纳谷不佳,双下肢肿胀,小便短少,面色晦暗无华,两目周围呈环状黧黑,舌苔白而厚腻,舌面水滑,两脉沉弦有力 。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为脾胃阳虚、水气不化、水湿内停,治以温阳健脾、平冲和胃,宗苓桂术甘汤化裁治之茯苓15g,桂枝10g,炒白术10g,炙甘草6g,炒薏苡仁12g,党参0g,砂仁6g水煎温服,日1剂 。进药6剂,胃痛与气上冲逆皆减,下肢肿胀亦减 。以后按前方化裁,进药月余,面色转润,两目黧黑消失,诸症皆除,2年未复发 。
按本例患者“胃脘疼痛,胀满不适,自觉气上冲逆,胸中堵闷”
与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相同;“口干不欲饮,稍饮则停于胃中,小便短少,两目周围呈环状黧黑,舌苔白而厚腻,舌面水滑,两脉沉弦有力”为中焦脾虚水停之脉证,故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健脾,平冲和胃,酌加党参、炒薏苡仁、砂仁增强健脾祛湿之力,用药与证情丝丝相扣,故效如桴鼓 。
2.顾某,女,33岁,1997年3月3日初诊 。胃痛2年,加重1周 。
胃脘胀痛而鸣,嗳气或矢气后则舒,下午为甚,畏寒乏力,苔薄白脉小弦而滑 。上消化道钡透提示:大量空腹滞留液 。证属饮邪内停,气机不畅 。治宜温阳化饮,理气畅中 。予苓桂术甘汤加味 。处方:茯苓30g,桂枝10g,炒白术10g,甘草6g,太子参1g,苏梗10g,香附10g,陈皮10g,沉香3g(后下),生姜3片 。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5剂后,诸症悉减,钡透复查空腹滞留液消失,后予香砂六君子汤3剂善后 。
按患者胃脘胀痛而鸣,畏寒乏力,“水气者,水饮之属”也,其形为水饮,其性为寒气,是本病之因 。脾阳不振,阴寒凝滞,水寒之气不运,从心下向上递冲,又是本病之机 。属典型阳虚、痰饮内停之证 。
方用苓桂术甘汤健脾、温阳化饮,加用人参助补气健脾之力,陈皮健脾化湿,苏梗、香附行气更助化湿饮,《医林纂要》谓沉香能“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故加用之 。
3.姜某,男,49岁,1971年4月5日初诊 。诊见形体消瘦,素有慢性胃炎,纳差,咳嗽,痰多,胸闷,舌苔白腻而润,脉弦滑 。辨为痰湿咳嗽 。治宜温阳化饮,和胃降逆 。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 。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3g,半夏9g,陈皮6g.7剂,水煎服 。
按本病属慢性胃炎,又患咳嗽,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证,《内经》谓:“病在胃,盖脾阳不振,水饮内停,随咳嗽而上逆也 。”故方用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半夏、陈皮和胃降逆 。
4.某男,50岁,农民,受诊于1991年5月 。素有胃疾二十余载,近月纳退,神萎,乏力,脘腹饱胀,食后加重,自觉心窝部时有咕咕气过水声,似有水袋悬中 。近周恼怒不快,饱胀尤显,嗳气频作,甚则气上逆冲,胸胁撑满,随之口吐清水,事后诸症渐缓 。问时便溏,失眠,易怒 。苔白滑质淡胖,脉濡滑略弦 。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局部急性发作(胃窦明显) 。病检:“重度活动性慢性浅表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 。”患者胃有宿疾,脾胃虚弱,中阳不振,运化力惫,阴寒留滞,则水饮内停,有水袋悬中 。情志恼怒,肝气横逆,胃失和降,则嗳气频作,气挟水上逆而胸满吐清水 。苔白滑为水湿内停,质淡胖为虚,脉濡滑略弦为脾胃虚寒,肝气郁结之象 。治宜健脾渗湿,温阳化气,兼以扶脾抑木,苓桂术甘汤主之 。药用:桂枝10g,茯苓30g,白术20g,炙甘草10g,青陈皮各10g,旋覆梗10g,刀豆壳10g,党参25g,焦薏苡仁30g,代赭石20g 。服3帖气上逆及吐清水减半,但仍感胃腔饱胀,似水袋悬中,但程度减轻,偶嗳气,苔脉如前上方去代赭石加大腹皮10g,木香10g,砂仁5g,枳壳10g,泽泻30g继服5帖 。三诊时,气上逆吐清水已消,似水袋悬中已失,余症状明显缓解,苔化脉濡软,惟感纳稍不佳,上方去旋覆梗、刀豆壳,加炙鸡内金10g,谷麦芽30g,再服5帖而愈 。同时嘱平时长服香砂养胃丸及胃乃安丸,以图巩固 。后复查胃镜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 。病检为“轻度慢性活动性浅表炎”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慢性胃炎医案】按临床上经胃镜检查之胃炎患者,大多呈虚实相间之证 。实者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胃脘疼痛饱胀,痛甚拒按,食后加重、嗳气等;虚者为病久脾虚不运而在实证中又见面萎、纳差、乏力、便溏等 。胃炎患者水气上逆之理,是脾阳不振,水饮失于温化而水寒之气内生,肝气挟水气上逆而成 。治当健脾渗湿、温化痰饮,故选主治痰饮病主方“苓桂术甘汤”,然如上所述“脾虚则肝气乘之”,肝气挟水气上逆,故在临床辨证,还需注重扶脾抑木,酌加木香、郁金、青皮、枳壳等抑木之品 。
推荐阅读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急性胃肠炎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低血压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高血压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风湿性心脏病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心肌病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心肌炎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心包炎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心律失常医案
-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