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止泻方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太子参10g,白术10g,白芍10g,炙甘草3g,木香3g,藿香10g,葛根10g,茯苓10g,麦芽、神曲、山楂各10g
【作用与功效】运化水湿,健脾止泻 。
【适应证】腹泻,稀水样便,无臭秽,不思饮食 。
【刘氏临证心得】曾治李某,女,5岁 。初诊日期:1966年7月18日 。患儿主因腹泻半月余,曾服用“妈咪爱”“思密达”等药治疗,效果不显,后又服用数剂清利湿热之芩连之剂,大便次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明显增加,日行五六次,故来请刘先生诊治 。刻下症见:大便为稀水样便,无臭秽,不思饮食 。查体:面色萎黄,肛门无红肿,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泄泻 。证属脾胃虚弱 。
治疗宜以健脾止泻,方选七味白术散加减 。处方如下:太子参10g,白术10g,白芍10g,炙甘草3g,木香3g,藿香10g,葛根10g,茯苓10g,麦芽、神曲、山楂各10g.7剂,水煎服 。每日1剂 。
二诊:服药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日行三四次,纳食略增,舌质淡红,苔白,脉细 。效不更方,上方加鸡内金10g,7剂,药后诸症痊愈 。
【解读赏析】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泄泻日久不愈,脾虚失健,不能运化水湿,故而出现泄泻,大便无臭秽,面色萎黄,肛门无红肿,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等,一派脾胃虚弱之象 。
治疗采用钱乙七味白术散加减 。方中四君健脾助运;木香、藿香、葛根三味药,芳香醒脾,升发脾胃清阳 。传统上,小儿泄泻,主要表现在大便的变化 。观察审视大便的性状、气味、色泽等,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 。如大便“暴迫注下”
“溏黏垢秽”,如“筒吊水,泻过即止”,或“夹泡沫”等多属热象;如泻物“形如败卵”“腹痛腹泻,泻则痛止”等,多属实象;若“粪便清稀如水”“澄澈清冷”“肠鸣泄泻”、水谷不分等多属寒象;若“食后思泻,泻物不化”“下利清谷”等,多属虚;而“气味不显”多虚寒;“气味酸馊”多伤食 。
这些经验,验之临床确实有效,但是非常不全面,刘先生又集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应重视观察小儿肛门情况,以作为小儿泄泻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 。
【健脾止泻方的配方组成】凡伴有肛门肿胀、灼热、潮红、皱襞变粗者,多属热;而肛门色淡,皱襞潮黏者,多属寒;肛门肿胀而痛,周围淡红者,多伤食;肛门不肿不红者,多属虚泻 。凡起病急病程短,兼有身热、口渴、心烦者,多偏实、偏热;凡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反复不愈,兼有神疲,面黄肌瘦者,多属虚、寒;若局部与整体症状不尽相符合者,多为虚实夹杂,虚实互变,阴阳两伤,临床应予兼顾 。
推荐阅读
- 消食导滞法的配方组成
- 刘弼臣川崎病方的配方组成
- 刘弼臣百日咳方的配方组成
- 刘弼臣肺炎扶正祛邪,肃肺涤痰法的配方组成
- 健脾补肾方治疗脂肪肝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刘弼臣肺炎涤痰通腑,上病下取法的配方组成
- 柴胡疏肝散治疗脂肪肝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刘弼臣肺炎行气解郁,宣畅肺气法的配方组成
-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脂肪肝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 保肝理脂汤治疗脂肪肝配方、医案、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