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玩吸铁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 ,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那么磁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 可以让磁铁之间产生吸引或排斥的作用?我们的祖先很久以前就发现了磁的存在 , 西方也在古代就留下了关于磁的记录 , 我们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更加科学地认识了磁的特性呢?你可知道 ,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吗?我们的宇宙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微弱的能量 。 无所不在的磁场究竟是什么?它有怎样的特性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它吧 。
A1.磁是什么?
我们最先感受到“磁” , 源于小时候对磁铁(俗称吸铁石)的接触 。 当吸铁石接触铁制品时就会把它们牢牢吸住 。 而这里我们了解的吸铁石就是所谓的磁体 , 它有两个“磁极” , 分别叫作N极和S极 。 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 , 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它们之间的相斥和吸引现象就是磁现象 , 它们之间的力量就叫作“磁” 。
地球就如同一块巨大的磁体 , 它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 而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 如果把一块长条形的磁铁用细线从中间悬挂起来 , 让它自由转动 , 那么 , 磁铁的N极就会和地球的S极互相吸引 , 磁铁的S极和地球的N极互相吸引 , 使得磁铁方向转动 , 直到磁铁的N极和S极分别指向地球的S极与N极为止 。 这时 , 磁铁的N极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地理的北极附近 。 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指南针 。 虽然人类很早就了解到磁现象 , 但是直到近代 , 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才逐渐地系统化 。 在这个过程中 , 人们依据电磁理论 , 也发明了很多电磁仪器和设备 , 像电脑、手机、发电机、电动机等 。 现在 , 磁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工农业技术和科技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 。 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磁性材料了 。
A2.中国古代对磁有什么样的认识?
先秦时代 , 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对磁的认识 , 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 , 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 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 。 《管子?地数》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上有慈石者 , 其下有铜金 。 ”《山海经》以及其他古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 磁石的吸铁特性也很早就被人类发现了 , 在《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中就有:“此招铁 , 或引之也 。 ”那时的人称“磁”为“慈” , 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 。 而且认为 , 石是铁的母亲 , 但石有慈(爱)和不慈(爱)两种 , 慈爱的石头能吸引她的子女 , 不慈爱的石头就不能吸引 。 在汉代以前人们把“磁石”写作“慈石” , 就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 , 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人做了很多尝试 , 确认磁石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 , 同时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 。 在西汉的时候 , 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 , 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
A3.磁的作用是如何被西方人发现的?
在18世纪 , 西方国家的人们发现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 到了19世纪前期 , 著名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小磁针偏转 。 而后安培又发现使小磁针偏转的作用力的方向和通过导线的电流的方向相互垂直的现象 。 此后不久 , 法拉第又发现 , 当磁棒插入导线圈时 , 导线圈中就可以产生电流 。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 , 在电和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 人们认识到电磁力的性质在某些方面与万有引力有着相似之处 , 但又不完全相同 。 因此法拉第引入了“力线”的概念 , 认为电流产生围绕着导线的“磁力线” , 电荷向各个方向产生“电力线” , 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电磁场的概念 。
到19世纪下半叶 , 麦克斯韦将位移电流的概念引入电磁场 , 从而得出宏观电磁现象的规律 。 这个规律的核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变化着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可以产生电场 。
A4.磁性是磁体所独有的性质吗?
我们知道磁体间能够互相吸引或排斥 , 是因为磁体具有磁性 , 那么只有磁体具有磁性吗?其实磁性并不是磁体所独有的性质 , 而是普遍地存在于大量物质当中 , 非磁体也会有磁性 。 我们的自身和周边的物质 , 甚至各种星体和星际中的物质 , 都具有那样或这样的磁性 。
推荐阅读
- 北极惊现5.7万年前“生物遗骸”!为何会让科学家感到忧心忡忡?
- 北极苦寒,却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天然气真是古生物变的?
- 北极挖出史前生物尸体,人类为何不安?地球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
- 1991年我国凭借北极条约,于2004年建立了北极第一站“黄河站”
- 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2021年是第六热
- 北极热浪正在积压
- 最后一块北极冰正在消失
- 北极和南极到底哪个地方更冷?
-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的磁极正在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