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电梯里的教育广告又多起来了,这次的主角是教育智能硬件
采访人员丨李宇欣
全文共2773字 , 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在沉寂了一年多以后 , 电梯口和电梯间里的教育广告 , 又回来了 。
“开学新装备 , 就选xxxx AI词典笔 。 ”
“AI精准教 , 更专业的词典笔 。 ”
……
依然是熟悉的语气 , 熟悉的画面 , 只不过 , 这一次的广告主角 , 不再是教培巨头机构 , 而是教育智能硬件们 。
从智能台灯到点读笔 , 从翻译笔到智慧屏 , 电梯广告凭借高频次、强触达的天然优势 , 再度成为教育智能硬件们的贴身“战场” 。
不过 ,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 , 就目前来看 , 一些教育智能硬件的功能已经十分接近监管底线 , 很容易在监管问题上“擦枪走火” , “警惕走上在线教育的老路 。 ”
变迁:
从引流到挑大梁
智能硬件融入多个场景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 教育圈的高光明星就易了主:在线教育从顶峰谢幕 , 智能硬件从“引流”翻身 , 站上了“创收”的主风口 。
不过 , 倒下的只是一门生意 , 它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家长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我们来看一个最简单的场景:娃娃放学回家做作业 , 涉及到预习、批改、复习等多个环节 , 在没有课外老师辅导的情况下 , 诸多环节就势必要家长参与 。 这对部分家长而言 , 既是能力挑战 , 更是精力挑战 。
那如果有机器能把家长们解放出来呢?这当然又是一门好生意 。 教育硬件们看中的 , 也正是这一点 。
于是 , 原有的硬件企业做起了教育的加法 , 原有的教育企业则做起了硬件的加法——好未来、网易有道、科大讯飞持续加码教育硬件;大疆推出编程无人机;字节跳动发布大力智能学习灯;腾讯、作业帮等企业加大对智能学习工具的孵化 。
文章图片
电梯间的教育智能硬件投放 图源芥末堆看教育
若按用户的年龄段来划分 , 这些教育智能硬件可分为:学前教育、K12教育和成人教育 。
对有7岁以下幼儿的家长来说 , 智能硬件产品主要解决早教和陪伴的难题 。 多数早教机器人标配语音唤醒、简单问答 , 复杂一些的还附带点播、智能语音评测等功能 。 目前市面上的早教机器人大致可分为故事机、对话陪伴机器人 , 以及绘本阅读机器人等 。
相比幼儿 , 中小学生不但规模大且稳定 , 家长也更乐意买单 , 因此 , K12 教育硬件也成为各大公司争抢最为激烈的重要发展方向 。
从目前市面上的不同场景产品来看 , K12 教育硬件大致主要分为学习机、翻译笔、智能手写笔(板)、可穿戴设备、教学机器人和智能学习灯六大场景 。
文章图片
中国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
“双减”下另一个被予以厚望的赛道——成人教育 , K12 厂商也重点进行了布局:有道成立“有道成人教育事业部” , 作业帮推出成人教育“不凡课堂”等 。
不过 , 当前教育智能硬件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较少 , 仅涉及翻译笔、 手写板等基础效率提升工具 。 毕竟 , 不同于儿童青少年对教育智能硬件提供的物理外形、智能监督、AI互动等功能要求高 , 成年人的世界更“现实”——对实质内容的需求较高 , 渗透难度较大 。
混战:
教育智能硬件
也不是人人都玩得起
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 , 相对于在线教培的山头林立和“烧钱大战” , 教育智能硬件的战火似乎烧得没有那么旺 。
对此 , 业内人士认为 , 教育硬件的竞争门槛 , 还是要比在线教育高得多 。 “在线教育更重营销 , 硬件设备则更重技术 , 营销团队很好搭建 , 但是技术开发 , 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 。 ”
换句话说 , 智能硬件非常考验一个企业的技术基础和教研实力 , 若本身已有足够的技术经验 , 再加入智能硬件赛道 , 自然更得心应手 。 这方面占据优势的 , 比如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上较为先进的科大讯飞 。
当然 , 也有从教育内容反向切到硬件赛道的 , 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 。 毕竟 , 家长无论是买硬件还是买课程 , 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加高效地学习 。 从这一点来看 , 以作业帮、猿辅导等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机构在内容生态上具有一定优势 。 比如 , 作业帮推出了“小鹿写字笔” , 猿辅导上线了“错题打印机”等 , 从内容上切入教育智能硬件赛道 。
还有一类企业 , 拼的则是用户体验 。 比如字节跳动的“大力智能作业灯” , 就抓住了用户细分场景的需求 , 类似的还有儿童电话手表 。
另外 , 从投资市场来看 , 2021 年 , 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共发生 44 次融资 , 相对 2020 年融资数量和融资均有小幅收缩 , 单笔融资金额从数百万人民币到 2 亿美金不等 。 在类别分布上 , 虽然K12方向的教育智能硬件公司占比下降 , 但仍占到市场融资的大头 , 同时学前教育方向的智能硬件公司融资占比有一定提升 。
文章图片
2016-2021 教育智能硬件投融资情况统计
同时 , 2021 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的投融资轮次仍主要集中在 A 轮及以前 (近 50%) , 金额以千万级和亿级级别为主 , 但也不乏十亿人民币级别投资 , 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等更广泛应用的教育智能硬件品类上 。
【硬件|电梯里的教育广告又多起来了,这次的主角是教育智能硬件】变革:
利好与争议并存
两大疑问值得从业者深思
从政策端看 , 教育智能硬件行业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 , 但是 , 同样从政策端看 , 业内认为 , 行业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值得提前警醒 。
一方面 , 国家层面对教育生态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 , 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整体向好:
- 2016年 , 工信部发布《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 - 2018 年)》 , 明确提出深入挖掘教育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 , 加强教育等领域智能化发展;
- 2018年 , 《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发布 , 教育部倡导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 , 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
- 2021年 ,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发布 , 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
- 同年7月 , “双减”政策出台 , 校外培训机构遭到重创 , 互补效应一定程度利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
- 2022年 , 教育部年初的工作要点里 , 专门提出要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 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 建立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进校园审核制度 。
其一 , 是否惰化学生思维?
2021年年底 , 教育部在推动“双减”政策时 , 专门发文强调加强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 , 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 App , 暂时下线 。
这无疑为教育智能硬件敲响了警钟 。
其二 , 课程内容是否合规?
目前 , 教育智能硬件主要考虑视频课程与教材 。
此前 , 在鉴别“学科类”项目时 , 教育部提到 , 若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 , 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 , 皆判定为学科类培训项目 。 而且 , 以“直播变录播”的方式开展学科类培训 , 也违规 。
在培训机构使用的教材上 , 教育部专门也进行了规范 , 要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需审核备案 , 且不得超标超前 。

文章图片
教育部官网截图
此外 , 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和前提 , 就是海量的数据积累和训练挖掘 , 往往师生的社会属性数据和教学行为数据体量越大 , 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教学服务就越精确、学习建议就越科学 。 与之相伴的是 , 师生隐私泄露的风险也在增加 , 这也是教育智能硬件企业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 。
部分资料来源:多鲸教育研究院《2022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报告》
END
排版丨周怡心
2022成都儿童团升学公益服务季已经启动!
看不懂升学政策?找我们!
想深入了解某所学校?找我们!
在几所学校里纠结?找我们!
赶快加群 , 不迷路!
推荐阅读
- IT|新型复合材料可兼作EV车身面板和超级电容器 有望提升25%续航里程
- 原神|《原神》成硬件测试标杆?苹果新iPad用《原神》做演示
- 治理|虚拟世界的风险治理:阿里安全用AI治理AI 促进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
- 网络|微软 Win11 安卓子系统 WSA 已支持 H.264 硬件解码
- IT|综合续航1200公里 理想L9内饰官图发布
- 硬件|Vaude推出“世界上首个”可回收背包的原型 向循环未来迈进
- 硬件|Lexar推256GB的Professional 2000x存储卡:读取最高300MB/s
- 硬件|三星 Galaxy A73 现身 Geekbench:搭载骁龙 778G
- 硬件|GE的“蠕虫”机器人采用蟑螂式的“触角”来清除污水管道中的脂肪沉积物
- 硬件|软银机器人业务财务状况遭法国审计机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