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滚动|规范医生直播行为需要多管齐下 平台“防火墙”作用不可忽视

来源:法治日报
□ 本报采访人员 文丽娟
孙婷没有想到 , 这么快就收到了上级单位关于诊疗直播自查自纠的通知 , “看来报道奏效了” 。 她就职于国内一家知名医院 , 曾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直言:对身边越来越多的同行投入直播感到担忧 。
采访人员近日获取的一份由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通知称 , 根据市领导的批示精神 , 结合《法治日报》关于“北京市医院现诊疗直播 , 患者隐私权如何保障”的报道等文件精神 , 要求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组织开展关于“诊疗直播”的自查自纠工作 。 落款为2022年1月14日 。
这份通知距离《法治日报》2021年12月11日刊发《医生直播热:患者隐私权如何保障》一文仅过去一个月 。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 , 接到通知后 , 多家医院迅速就“医疗机构是否存在患者入镜、边问诊边直播、诊室直播带货等挑战伦理和法律边界的医生直播行为”“医疗机构是否对医生在医疗机构内、诊室内以该医疗机构医生名义直播的行为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2021年至今 , 医疗机构、医生是否有关于诊疗直播方面的投诉或处罚以及针对投诉处罚采取的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 。
此前 , 孙婷所在的医院有患者因医生在诊室直播而产生医患纠纷 , 随着《法治日报》等媒体对“医生直播”话题的报道和网络舆论发酵后 , 最近医生在诊室直播的情况已明显减少 。
多名医务人员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认为 , 在“看病难”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 , 随着互联网医疗和社交平台的发展 , 更多医生通过直播方式进行医疗科普、在线答疑本是一件多赢的好事:对患者来说 , 可以得到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对医生来说 , 可通过科普医学健康知识实现自身价值;对医院来说 , 以新的渠道搭建新的医学咨询、专业服务模式 , 可以腾出精力更专注于诊疗 。 但在商业化驱动之下 , 患者入镜、诊疗直播甚至直播带货等行为不时出现 , 涉嫌侵犯患者的隐私权或个人信息权益 , 严重损害了医生群体的形象 。
“医生直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隐藏的风险 , 应该引起同行以及各相关方面的注意 , 医院也要想方设法对医生直播进行合规管理 。 ”北京市某大型综合医院的一位中层管理者说 。
而对于具体怎么管理 , 各家医院都在不断摸索 。
采访人员近日走访多家医院发现 , 有的医院注重从道德层面加强思想引导 , 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 引导医生从以患者感受为中心的角度出发 , 去审视医生直播的利与弊;有的医院正在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 , 明确医务人员在互联网上从事医疗相关活动的界限和范围 , 同时借助行风管理部门对医生的直播行为进行动态监管 , 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有的医院则从法律层面加强内部培训 , 以案释法 , 提升医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红线”意识 , 让医生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更好地开展网络科普或咨询行为;还有的医院从技术层面规避风险 , 比如在直播时找人扮演患者 , 既让科普更鲜活又不侵害患者权益 。
尽管医院已经出台了诸多举措以防患于未然 , 但多位医院管理者认为 , 医院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依照上级单位的相关文件 , 期待上级监管部门能够尽快就“医生直播”出台更明确的指导意见 。
除了医院、监管部门对医生直播要加强管理、引导外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平台的“防火墙”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
采访人员近日就此采访了某头部直播平台 。 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回复称 , 平台设置了严格的标准以规范医疗健康科普 , 在直播方面 , 医生直播内容不能涉及问诊行为、售卖药品、展示手术过程等 , 否则可能面临警告、中断、封禁等处罚 。
“针对认证医生、医疗机构发布的视频内容 , 平台引入了初审团队和专业审核团队同步审核 , 确保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内容值得信任 。 专业审核团队由中、西医临床医生和医学专业人员组成 , 从科学性、普适性、客观性、安全性等方面把控 。 ”上述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
“孙婷们”希望 , 在医生、医院、监管部门以及平台的共同努力下 , 医务人员能充分拥抱新技术 , 通过医疗科普惠及更多人 。
(文中孙婷为化名)
采访人员手记
通过对多家医院的走访 , 可以明显看到:对于规范医生直播 , 有些医院已经有所作为 , 作出实质性的努力 , 有了一定成效;也有些医院依然没有头绪 , 看不清楚方向 , 任由部分医生游走在法律边缘 。 实际上 , 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被监管的医院、医生 , 抑或行业直播平台 , 大家都在观望中进行摸索 。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 , 医生直播迎合了市场及民生需求 , 但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 避免其中可能出现的乱象 , 需要相关方面共同探索、有所应对、多下功夫 。 医生直播不能越界 , 一方面 , 医生直播须恪守职业规范 , 言行举止要遵循医学伦理规范 , 保护好患者隐私 , 守好法律底线;另一方面 , 对医生线上诊疗、问诊 , 获取较高关注率及高报酬的行为 , 医疗机构要担负起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义务 。
【媒体滚动|规范医生直播行为需要多管齐下 平台“防火墙”作用不可忽视】期待有关方面完善法律法规 , 为医生直播划出清晰边界;期待医生直播越来越规范 , 以造福患者、为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