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眩晕配方
【补中益气汤治眩晕配方】【原方配方组成】黄芪(病甚、劳倦甚者)15~20克,炙甘草5克,人参(去芦)10克,当归(酒焙干或晒干)10克,橘皮(不去白)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10克 。
【用法】上药研粗散,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煎2次过滤合汁,分2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 。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是多种内科如内耳性眩晕、脑动脉硬化、贫血等病的常见的临床表现 。中医辨证分型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瘀血阻滞等型 。本方用于气血亏虚型眩晕,表现眩晕动则加重,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
(1)根据《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2):18,徐秀琴报道:用本方加熟地、熟附子片治疗老年性头痛眩晕(脑动脉硬化)1例,服药20剂病愈 。俞氏也有类似的报道 。日本学者认为用本方可预防脑供血不足所致之脑血栓及脑软化症 。
(2)根据《湖南中医杂志》1994,(5):36,郑爱国报道:用本方随症加活血祛瘀药为基本方,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54例 。处方:黄芪20克,党参30克,白术、陈皮、柴胡各10克,升麻6克,当归15克,天麻、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结果显效45例,好转8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 。服药最多者32剂,最少者12剂,平均21剂 。
(3)根据《云南中医杂志》1988,(1):13,张希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患者102例 。基本方: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当归身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升麻、柴胡各3克 。呕吐重者加半夏、生姜、代赭石;眩晕严重者加天麻,党参改为红参或高丽参;心悸、恐惧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头痛者加川芎、蔓荆子 。一般服药2~7剂,平均为5.2剂,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疗程最短2天,最长21天,均治愈 。
(4)根据《云南中医杂志》1990,(2):41,梁兵报道: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当归、白术、橘皮、柴胡、升麻、党参、甘草)治疗中气虚弱痰瘀心脉而致眩晕154例 。临床效果均较满意 。
(5)根据《湖北中医杂志》1999,(10):464,报道: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本病患者68例,全部临床治愈 。基本方以补中益气汤加远志、半夏、酸枣仁为主 。经1个疗程(15天)治愈者10例;2个疗程41例,3个疗程14例,4个疗程3例 。
推荐阅读
- 补中益气汤治重症肌无力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坐骨神经痛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白细胞减少症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尿道综合征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慢性肾盂肾炎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小便失禁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尿潴留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直肠脱垂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胃下垂配方
- 补中益气汤治便秘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