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保养的频率应该怎样确定?
【新车保养的频率应该怎样确定?】
新车保养的频率主要取决于行驶里程、时间和行驶环境等因素 。
一般来说,新车每6个月或行驶5000公里进行一次保养,以先到者为准 。例如,即使6个月内行驶距离只有3000公里 , 也需按时保养 。
首保通常在行驶3000 - 5000公里左右进行 。此时新车处于磨合期,各部件磨合会产生较多杂质,及时保养能发现并解决初期问题 。首保时 , 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胎压、灯光、底盘和油液液面,还会通过车载电脑检测数据流 。
日常保养项目包括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火花塞、变速器齿轮油等 。
如果车辆经常在恶劣环境行驶,比如多灰尘或路况差,保养周期应适当缩短 。如果车辆一直在良好路况下行驶,保养周期可适当延长 。
汽车厂商没有明确要求时,家用车可每半年或5000公里保养一次,也可以根据保养提示灯确定时间 。首保后,4S店一般要求5000公里一保,而说明书上则是8000公里或6个月内,具体依实际情况决定 。
保养时要注意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个重要零部件,防止因保养不当影响正常行驶 。同时,并非维修工建议更换的零件都要更换,大部分零件有固定更换周期 。例如 , 节气门脏了会影响怠速,需要清洁干净 。定期保养不仅能排除故障,还能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 使汽车处于最佳状态,让车主驾驶更安心 。
推荐阅读
- 韩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5G连接的国家之一
- 5个字的微信名字
- 奇瑞汽车是在哪一年筹备上市的
- 带有好运的名字女孩
- 女孩姓名有诗意的名字
- 女朋友的专属昵称怎么取
- 奥迪q72.0t动力够用吗
- 凯迪拉克CT6的制动辅助是如何工作的?
- 什么导致天生体质冰冷、、有改善的办法吗
- 当狮子男放弃一个人是怎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