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炎附势怎么解释,趋炎附势的解释




1.“趋炎附势”意思是奉承、依附有权有势的人(趋:奔走;炎:热 , 比喻权势;附:迎合、依附);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2. 成语故事宋真宗时 , 聊城人李垂考中进士 , 先后担任著作郎、馆阁校理等官职 。
3.李垂很有才学,为人正直,对当时官场中奉承拍马的作风非常反感,因此得不到重用 。
4.当时的宰相丁谓,就是用阿谀奉承的卑劣手法获取真宗欢心的 。
5.他玩弄权术 , 独揽朝政 。
6.许多想升官的人都不住地吹捧他 。
7.有人对李垂不走丁谓的门道不理解 , 问他为什么从未去拜谒过丁谓 。
【趋炎附势怎么解释,趋炎附势的解释】8.李垂说:“丁谓身为宰相,不但不公正处理事务,而且仗势欺人 , 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 。
9.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谒他?”这话后来传到了丁谓那里,丁谓非常恼火,借故把李垂贬到外地去当官 。
10.宋仁宗即位后,丁谓倒了台,李垂却被召回京都 。
11.一些关心他的朋友对他说:“朝廷里有些大臣知道你才学过人,想推举你当如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等官员) 。
12.不过,当今宰相还不认识你,你何不去拜见一下他呢?”李垂冷静地回答说:“如果我30年前就去拜谒当时的宰相丁谓,可能早就当上翰林学士了 。
13.我年纪大了,见到有的大臣处事不公正,就常常当面指责他 。
14.我怎么能趋炎附势,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 借以来换取他们的荐引和提携呢?”他的这番话又传到了宰相耳里 。
15.结果他再次被挤出京都,到外地当州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