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又称: 楚人涉江),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 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文章插图
原文及译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文言文】涉:过,渡 。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他的,代词 。自:从 。坠:落 。于:在,到 。遽:急忙,立刻 。契:用刀雕刻,刻 。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 。吾:我的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 。坠:落下其:他,代词 。求:找,寻找 。之:剑,代词 。矣:了 。而:然而,表转折 。若:像 。此:这样 。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
- 四书五经十三经是什么
- 秋夕这首诗的诗意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
- 闯禁行路段怎么处罚
- 繁星的作者是谁 关于繁星书籍的介绍
- 好看的法律小说
- 历史传说中的五帝都有谁
- 为什么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听起来如此激昂
- 天龙八部里马副帮主是谁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