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外星人的“契机”不是一星半点


“遇见”外星人的“契机”不是一星半点


文章图片


“遇见”外星人的“契机”不是一星半点


我们的“大居所”银河系至少有3000个地外文明的家园 , 银河系的文明居所有如此之多 , 地外文明探索者也许不用在“相见不如怀念”中等上一辈子 , “怀念不如相见”终将是他们的理性选择 。 即使是在“宇宙一角”银河系 , 在地外的文明家园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距离 , 阻挡了人类和外星人实际的交流 。 一项新近的研究结果表明 , 人类和外星文明交流的机会极其渺茫 , 跨时空接触的可能性十分罕见 。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 , 光速大约为每秒30万公里或每秒186000英里 , 一个以光速传播的信号从地球到达我们的邻居星球——半人马座阿尔发 , 至少需要4年以上 , 一个以光速传播的信号从银河系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 大约需要10万年 。
通过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和其它天文台观测数据的分析 , 天文学家得出了一个阶段性研究的结论 , 地球只是银河系的宜居家园之一 , 银河系大约有400亿个潜在的宜居家园 。 每年在银河系大约出现一个新的宜居家园 , 生命和生长环境友好型的行星好似布满了星空的繁星 , 但天文学家遇到了不知去哪儿寻找它们的难题 , 人类的星际航行技术将会研制出怎样的交流工具?这是遇见外星人必备的太空飞船 。 最近 , 荷兰天文学研究基金会(ASTRON)的负责人迈克尔·加勒特在国际天文协会召开的年度大会上发表了外星人课题的研究成果 。

天文学家加勒特解释说 , 银河系文明家园的分割距离平均至少为1000光年 , 至少需要1000年 , 从地球发出的射电信号才能到达人类邻近的文明家园 。 人们希望和智慧生命的外星人进行无线电通讯 , 通讯来回的距离相当于单程的一倍 , 地球人需要等待2000年 , 才能收到外星人的回电 , 设想一下 ,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发出了电文 , 孙子的孙子的孙子收到了电文 。 在漫长的2000年 , 地球和居住在地球的居民已是面目全非 。 人们期待与不同星球文明的交流 , 至少需要等待几千年 , 才能获得交流的机会 。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有一首主题曲“千年等一回” , 这在太空世界是真实出现的场景 , 遥远太空的“生命的奇迹”和“遥远的文明”可能比人们的目前想象更加复杂而神奇 。
从地球生命的演变推断地外生命的演变历程 , 有不同的生命形式 , 但生命的本质却是一致的 , 当其它的宜居行星具备了地球表面的条件时 , 可以预期地外生命的出现 。 地外的智慧生命可能在较晚的阶段形成 , 好似人类在地球的诞生只有短暂的1万年或几十万年 。 地球生命形成于数十亿年之前 , 相比较而言 , 地球智慧生命的形成时间显得微不足道 。 发现地外的智慧生命 , 人们无需持有悲观的观点 , 在银河系发现智慧生命的信号 , 可能会十分稀有 , 但天文学家对地外文明的搜索不会是一无所获 。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包含了难以计数的宜居行星 , 而天文学家在射电天文学和数据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 过去的60年 , 地外生命研究所(SETI)的科学家主要用射电望远镜技术搜索可能的地外智慧生命 。
SETI的科学家主要搜索地外文明 , 同时也搜索其它类型的射电源 , 神秘的射电爆信号持续而短暂 。 地外智慧生命的搜索活动有独特的科学价值 , 这是科学家热衷于探索地外文明的主要原因 , 外星人也许就在某个地方 , 空间爱好者和大众人士对此兴趣浓厚 。, 遥远的距离似乎限制了人类和外星人的交往 。 在过去的25年 , 科学家采用了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相结合的方式 , 致力于搜索外星智慧生命的信号 。 地外生命研究所(SETI)在全世界范围招募了300万志愿者 , 众多的天空爱好者参加了大数据分析 , 未来的20年 , 人们也许能够回答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宇宙生命学问题 。 到目前为止 , 人们对地外智慧生命的搜索目标主要集中在火星和太阳系内的卫星 。

太阳系至少有5个存在生命可能的星球 , 科学家设想了10种或更多种对地外智慧生命搜索的方法 , 在未来的20年 , 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十分关键 。 除了直接的观测方法 , 还可以观测遥远的行星大气的氧气和甲烷 , 对地外生命踪迹的寻觅可以参考大气元素 ,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甲烷是生命活动依赖的要素 。 天文学家向外太空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 , 采用了主动接触地外智慧生命的有效方式 。 有些太空射电信号似乎是有意发送和接收的 , 有些太空射电信号则是无意义的 。 人类在过去的100多年发明了实用的无线电技术 , 更多的信息比特将被发送到遥远的外太空 , 人类有足够的时间不断改进空间观测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