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钥匙,设局者疏忽的小道具


一把钥匙,设局者疏忽的小道具


文章图片


一把钥匙,设局者疏忽的小道具


文章图片


电影《电话谋杀案》 , 一部一九五四年的老片子 。 六十几年前的老片子 , 具有当今热点电影的所有元素:“谋杀”、“悬疑”、“推理”、“财富”等 。
这是希区柯克电影中我很喜欢的一部 。 在谋杀开始前 , 男主人翁堪称完美地设计了一个天衣无缝“完美谋杀” 。 然而一点点变化引发的冲突故事 , 让原本周密不过的计划 , 变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故事讲述了网球明星汤尼发现了妻子与自己的好友 , 一个作家的婚外情后 , 设计了一个用电话为指挥和信号的谋杀案 。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夫妻 。 网球明星汤里 , 一个心思缜密的人 。 发现了妻子的婚外情后 , 他佯装不知 , 还将电影票赠送给妻子和她情夫 , 让他们一起去观影 。 他自己 , 则利用这个时间 , 找来一个出狱不久的杀手 。
利用后者刚出狱的窘迫 , 男主成功游说杀手 , 接受了这次任务 。 无疑 , 杀手只是个机械被动的执行者 。 男主才是这场谋杀案计划、实施的主谋 。 杀了妻子 , 他还可以获得妻子的全部财产 。
电影的前半部分 , 完全按照男主所设计的节奏推进 。 他顺利偷出妻子钱包里的钥匙 , 和作家一起去参加晚宴 。 杀手在他规定的时间用楼梯垫下的钥匙进入了他家中 。 睡意朦胧的妻子 , 被他从电话中唤醒 。 迷迷瞪瞪走到平常习惯的位置接电话 。 杀手利用到一个时机 , 用围巾勒住了妻子的脖子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假如妻子被勒死 , 故事便有了完美的结局 。 遗憾的是 , 挣扎中的妻子 , 摸到了一把剪刀 , 并刺死了杀手 。 这个结果 , 完全偏离了男主的设定 。 换言之 , 他的设计失败了 。
他按照设计再打电话回家 。 他应该听到杀手顺利完成任务的报告 。 想不到接电话的是妻子 。 他用语言稳住妻子 , 让她什么都不要动 , 一切等他回家处理 。 匆匆赶回家的男主 , 让妻子进房休息 , 自己打电话报警 。 等候警察到来前这段时间 , 他重新布置了现场 。 还顺利地将偷来的钥匙 , 重新放回妻子的包包里 。 这个应变的速度与智慧 , 称得上是人间清醒 。
果然 , 警察和探长 , 都转进了他设定的局中 。 案件的审理 , 妻子毫无疑问成了杀人凶手 。 她即将送上断头台 。 妻子的情人 , 以作家的逻辑 , 请求他去救出自己的妻子 。 作家给出的一步步 , 恰是男主精心设计的全过程 。
第二天 , 便是妻子的死期 。 男主心中窃喜 , 肯定稳操胜券 。 妻子临刑前夜 , 探长再一次出现在他家中 。 原来探长发现了男主从妻子被关以后 , 每天花费大量现金的反常 , 决定到他家中再度侦查 。 没想到带了女主包里的钥匙 , 却没能打开大门 。 而钥匙 , 警察现场从杀手身上没有搜到 , 留了个扣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通过交谈 , 探长确认这对夫妻的家 , 只有两把钥匙 。 丈夫知道妻子包里放有一把钥匙 。 为什么探长不能进门?原因只有一个 , 妻子包里的钥匙 , 属于杀手 。 能将杀手的钥匙放进妻子包中的 , 只有丈夫 。 只有找到妻子被掉包的钥匙 , 才能证明丈夫的罪行 。
钥匙就藏在了楼梯垫子下面 。 这是电话里男主告知给杀手的 , 也是设局时和杀手事先交代清楚便让杀手进门前 , 将钥匙归位 。 杀手严格遵照了男主的指示 , 用垫子下钥匙打开门后 , 又将钥匙放了回去 。 男主回家 , 情急之下摸出杀手口袋的钥匙 , 放回到妻子包中 , 忘记了钥匙已放回原处 。 所谓“智者千虑 , 必有一失” , 大致是这样的吧 。
探长也设计了一个局 。 他乘男主不注意 , 调换了两人的风衣 。 由此得到男主家钥匙 , 妻子包里那把杀手的钥匙 , 给了男主 。 这是全剧最大的悬念 。 假如男主回家打不开门转身离去 , 探长的推断便失败了 。
一把钥匙的内在逻辑 , 探长找到了 。 躲在里屋的作家 , 又在探长与男主的谈话中发现了蓝色的箱子 。 他发现了男主说谎 。 箱子里装满了一元面值的英镑 。 这是男主应杀手的要求 , 特意取出来的 。 作家已经知道男主是幕后主使了 。

证据链还不完整 , 还缺一个证据 。 观众与探长、作家等一起等待 。 男主回家 , 钥匙打不开门 。 几度狐疑后 , 他取出了楼梯垫子下的钥匙 。 反设计布局 , 成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