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冬季的夜空之中 , 有一颗恒星非常明亮 , 它就是参宿四 。 它是猎户座的第二亮星 , 也是全天第十亮的恒星 。
参宿四距离地球大约548光年 , 在宇宙尺度下并不算远 。 再加上它体型巨大 , 是太阳的764倍左右 , 这也是它在夜空中如此明亮的原因 。
通常 , 天文学家会称参宿四为红超巨星 , 这个名字不仅彰显了它的体积 , 也暗示了它的颜色 。
不过 , 巨大的恒星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 , 那就是寿命太短 。 天文学家认为 , 像参宿四这么巨大的恒星 , 寿命只有几百万到几千万年 。 它形成的时候 , 别说恐龙 , 连巨犀都灭绝了 。 相比之下 , 我们的太阳已经形成了差不多46亿年的时间 , 未来还将生存差不多50亿年 。
这么短的寿命 , 意味着恒星的演化速度也要快得多 。 参宿四的演化速度有多快呢?这么说吧 , 尽管一个人的一生不足以见证 , 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 , 已经足够见证它的变化了 。 尽管几千年前的时候没有照片 , 但好在参宿四足够显眼 , 许多古人、古籍上都记载了关于它的信息 , 供今天的天文学家参考 。
事实证明 , 两千年前的参宿四 , 颜色和今天大不相同 。
首先要提到的 , 自然就是咱们中国的记载了 。 我们知道 , 中国古人对于天象是非常关注的 , 也记载了很多天文学信息 , 各种天体、天象的历史记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
其中最著名的一本书 , 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了 。 《史记》虽然是历史书 , 但古人讲究天人感应 , 少不了要提到各种天象 , 其中单独有一个篇章 , 就叫《天官书》 。
在《史记·天官书》中 , 司马迁明确记载:
翻译过来就是:太白星(也就是金星)颜色多变 , 其呈现白色的时候像天狼星;呈现红色的时候像心宿大星(心宿二);呈现黄色的时候像参宿的左肩(也就是猎户座左肩 , 即参宿四);呈现青色的时候像参宿的右肩(参宿五);呈现黑色的时候像奎宿的大星(奎宿九) 。
太白白 , 比狼;赤 , 比心;黄 , 比参左肩;苍 , 比参右肩;黑 , 比奎大星 。
也就是说 , 那个时候的参宿四不是红色的 , 否则它应该和心宿二类似;司马迁把参宿四和心宿二分开描述 , 并且明确指出它是黄色的 , 可见2100年前的参宿四和今天确实不同 。
这也不是参宿四最初的模样 。 在刚形成的时候 , 参宿四应该是蓝白色的 , 属于宇宙中比较巨大的O型恒星 。 只不过那段历史太久远了 , 人类的文献记载只能追溯到它进入黄色的阶段 。
在司马迁写《史记》的大约100年后 , 古罗马学者希吉努斯在《天文的诗歌》(De Astronomia)中也对参宿四进行了描述 , 说它的颜色有点接近土星 。 土星当然不是红色的 , 这样的描述意味着和今天的参宿四相比 , 这颗恒星在2000年前更多了一点土黄色 。
【参宿四或在150万年后爆发!2100年前,司马迁《史记》里的信息】
到了16世纪 , 天文学家的观测就更接近现代了 。 当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观察之后描述了参宿四 , 其颜色比红巨星毕宿五的颜色还要更红一些 。
又过了五百多年的时间 , 参宿四的颜色进一步加深 , 现在已经和心宿二差不多了 。 我们知道 , 心宿二是非常著名的红超巨星 , 而且在比司马迁更早的时代就已经这么红了 。 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大火星 , 成语七月流火说的就是它 , 可见在先秦时期《诗经》问世的时候 , 它就已经通红了 。
天文学家研究参宿四的颜色变化 , 不仅仅是为了考古 , 还想借此了解未来 。
时至今日 , 参宿四内部的氢已经消耗殆尽了 , 正是由于体型庞大 , 导致核心处的氢聚变速度太快 , 让这些巨大的恒星反而寿命更短 。 现在它的体内进行的 , 是氦的聚变反应 , 产生了大量的碳和氧 。 这个过程是不会持续太久的 , 参宿四的末日正在一步步走来 。
推荐阅读
- 两种合理解释:宇宙138亿年,为什么只有人类,始终没碰到外星人
- 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洞里,为何这么说?将宇宙物质挤在一起就明白了
- 比地球大40%!发现新的“超级地球”,仅100光年远,或有外星生命
- 打破物理定律?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两颗异常星系
- 吞噬星空:金角巨兽有多强?出生就是恒星级,人类四次都杀不死
- 概率91%!罕见“三重”拉尼娜基本确定,今年注定是破天荒冷冬?
- 银子为何比金子多呢?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宇宙奥秘!
- 你究竟来自何处?百亿年前的宇宙深空!
- “鬼打墙”用科学来解释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