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高价菜”之后,猪、牛、羊、蛋、水果都上涨,究竟咋回事?
继“高价菜”之后,猪、牛、羊、蛋、水果都上涨,究竟咋回事?

文章插图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天都离不开的, 现在各个地方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确实涨得太多,波动比较大,许多蔬菜价格已经达到了天价,今年任何品种的蔬菜价格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历史之最,百姓直呼承受不了啦 。菜价为什么涨了呢?我认为主要是几个方面引起的 。蔬菜涨价是天灾人祸害引起的,天灾是前段时间的台风、洪涝灾害,引起蔬菜大面积受灾 。人祸是中间商进行炒作,大量收购囤积,垄断市场价格 。一是季节性涨价:在一年中6—11月是国内大多数地区蔬菜生产的淡季,市场上的新鲜蔬菜供应紧张,特别是叶菜类蔬菜比较少,一些地区的绿叶类蔬菜如菠菜现在卖到每斤15元以上,许多地区由于前段时间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不适宜叶菜类蔬菜的生产,蔬菜就会出现季节性涨价,往年这个季节只能依靠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利用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天然空调”的气候资源优势种植耐寒、半耐寒和喜温蔬菜供应平原地区 。由于菜农种植蔬菜获得的利润低,中间商压低价格收购,抬高价格销售,利润大多数是由中间商赚走,种植蔬菜的菜农越来越少,所以,平原地区在这个季节的蔬菜价格越来越昂贵,一年比一年贵 。二是今年的气候因素造成的,这是造成今年蔬菜涨价的主要原因,在气候因素上主要是今年台风集中在8月份以后产生,雨水过多影响蔬菜种植地区的蔬菜种植,台风形成的洪涝灾害使种植的蔬菜被淹没,造成市场蔬菜供应量减少,价格出现涨价 。三是中间商的囤积引起的涨价,人为制造蔬菜缺乏的假象,造成市场市场价格暴涨 。其实许多蔬菜品种是不缺乏的,如大白菜、莲花白、胡萝卜、白萝卜、南瓜、冬瓜、马铃薯等耐贮藏蔬菜品种,但是这些蔬菜也同时大涨价,也就是中间商和零售商抬价销售产生的 。蔬菜价格会回落的,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各个地方对抓蔬菜的种植比较重视,但是从种植到成熟采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11月份后,蔬菜的价格就会缓慢下降恢复到正常年份的价位 。

文章插图
猪价大幅上涨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引起的 。一是政府连续几次的收储,能够将过剩的大肥猪收储,缓和市场肥猪的供大于求,使肥猪供求逐渐平衡,价格趋于正常 。特别是十月份的收储,提高了收场价格,从而拉动了市场肥猪价格的回升 。二是进入猪肉消费的旺季,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在春节期间的猪肉价格是要涨价的,老话告诉我们“有钱不买腊月货”,说明在腊月的货物是相当贵的,有的已经是天价了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冬、腊月是国人制作腊肉的传统季节,今年制作腊肉数量增加是肯定的,猪肉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增加,猪肉的销售价格就会回升 。三是今年国内的生猪养殖数量不足,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 。现在生猪养殖数量仅恢复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前的2017年的水平,我国每年生猪递增必须达到5%以上才能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是现在是季节性缺乏肥猪,现在购买养殖企业已经超过了18万个,但是规模养殖企业存栏的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已经不多了,散养农户有将肥猪留到冬、腊月出栏的习惯,现在出栏肥猪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现在并不是缺乏肥猪,而是养猪人囤积不出栏 。五是养猪人囤积惜售,这次肥猪价格的回升比较剧烈,养猪人一反常态,囤积肥猪不销售,继续养超大肥猪,他们等待肥猪价格的继续上涨,期望赚取更多的利润来弥补前段时间的损失,市场肥猪出栏数量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猪肉价格就随着回升 。

文章插图
肥猪与肉牛、肉羊的价格是相辅相成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年随着猪肉价格的暴涨,牛、羊肉的销售价格也搭车涨了价,达到了历史最高价格 。今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也带动了牛、羊肉价格的下跌 。随着猪肉价格的回升,不论牛肉还是羊肉也随着回升,同时现在已经进入了立秋,气温逐渐下降,肉食品的消费旺季很快就要来到,通常年份下在冬至节是一年中牛、羊肉价最高的阶段 。冬季是各类肉食品的消费旺季,到了冬季,牛、羊肉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很多人会买些回家煮火锅、煲汤等,牛、羊肉是冬季火锅最受欢迎的食材 。每年入冬后就是羊肉的消费旺季,价格都会提高的,一直延续到春节,春节后进入了消费的淡季,价格就会下降 。
使鸡蛋在高价位上运行的因素是进入秋季后随着老母鸡一年一度的停产换毛,市场上有一个月左右鸡蛋是供不应求,价格仍然维持高价,一般在十月份后,老母鸡换羽结束,年初孵化培育的新母鸡产蛋进入产蛋高峰,鸡蛋价格就会适当下跌,由于十一月份进入了冬季,光照逐渐缩短,温度降低了,天寒地冻,白天短黑夜长,农村散养的母鸡不下蛋了 。主要原因是日照减少和气候寒冷,鸡用于产热维持正常体温消耗的饲料增加,造成母鸡产蛋减少或者停止 。我们这里一直保持中秋节的价格,每板30个24元的销售价 。
水果价格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的水果价格普遍比去年便宜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继“高价菜”之后,猪、牛、羊、蛋、水果都上涨,究竟咋回事?】以本提问议题而言,个人认为有两大因素:1,外受国际疫情大气候影响,各类进口产品国家是不会轻易放松管控防疫体系的 。2,对国内产品而言,有些地区受降雨过多产品欠收,不受气候影响的地区调配不均,国家已经在整体宏观调控不必惊慌,但不可排除有关资本在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
推荐阅读
- 猪价向上拐点已来?重回“10元”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 说好的猪价下行周期,为何猪价却大涨40%,“问题”出在哪了?
- 淡水鱼价格“涨势汹汹”!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还会继续涨吗?
- “拼多多商家故意不发货”意欲何为?
- 猪价,猪肉“两重天”,猪价震荡回落,猪肉却悄然而涨,咋回事?
- 玉米陷入“困局”,尿素降价近千元,猪价喜迎“变脸”,咋回事?
- 产能过剩,猪价反而冲高“10元”,屠企这次压不动是谁的功劳?
- 元旦、春节猪肉价格迎来新的“高点”?猪价能否被带动?
- “禁抗”“限抗”之后,养猪如何应对疫病?
- 猪价大跌3日,行情不容乐观,猪价下跌背后“推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