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立秋的时候天气还热吗?为什么?
你好,我是冒蓝火的小农民,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都说今年的夏天还不错,刚进二伏大太阳就来了几场暴雨,虽然温度还是比较好,但至少不是那么干燥了 。昨天晚上看天气预报的时候,说今天可能还会有雷阵雨,我在一旁说笑着 。“今年雨水这么多,那到了立秋不得加外套了”,奶奶在旁边搭嘴道,“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想凉快还早呢”,我只得乖乖待在旁边不插嘴了!

文章插图
那这句俗语“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又该怎么理解呢?今年的立秋还会热吗?
从字面上理解,我想大家都知道,立秋虽然是秋季的标志,但往往只是一个信号,真正的天变凉快需要加衣服还得到中秋左右,所以大家一般也只说句“立秋早晚凉”,这确实是这样,但到了中午,太阳起来了,也就热起来了,在外面干活也待不住,汗直往下流,这就是常说的“秋老虎”现象,早晚凉,湿度大,中午热,水分就被蒸发出来了,容易闷热流汗,一般要持续二十四天左右,这也是夏季的最后的余热了!

文章插图
那说起今年的立秋,刚刚赶在了二伏的末尾,今年的二伏是从7月22号一直到8月10号,整整经历20天,而立秋刚好落在了8月8号这个好日子,时间在凌晨的三点多,我们这边管这叫做早立秋,按道理说是不会太热的,顶多也就中午温度高一点吧!

文章插图
所以,综上所叙,今年的立秋应该不是很热,况且老人们都说“三伏有一九”,现在刚好雨季来了,温度也不是太高,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对此,你们有什么其它的不同的意见,欢迎留言评论哦!想要了解更多好看好玩的农村资讯,那就请多多关注我吧!其他网友观点农村俗语:“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立秋的时候天气还热吗?为什么?
大暑时节刚刚过去,接下来即将迎来立秋的节气,立秋一过意味着暑去凉来,天气逐渐开始凉爽,将进来一段时间的凉爽季节 。这段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天气一直处于高热、高湿的环境,正所谓“出门半生,回来已经全熟,身上还挂着孜然”,都在期盼可以有凉爽的天气 。按照目前的形势,这波高温天气将要持续,最起码在8月中旬难以改变 。

文章插图
立秋正处于三伏天的中伏,虽然已经达到立秋的时间,但是并不能立刻降雨、降温,将要继续维持三伏天的气候 。老一辈农民有一句话,叫做争秋夺暑,也就是意味着立秋之后并不会立刻降温,在立秋和处暑之间将会继续维持高温天气,犹如“秋老虎”肆虐 。但是,立秋之后,并不意味着天气没有任何变化,虽然白天温度很高,但是早晚温度较低,形成了明显的早晚温差,也正是“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场景 。

文章插图
所以说,立秋之后并不会立刻就降温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
一是因为今年三伏天有40天,到8月20日才是三伏结束的时候,其中立秋正处于中伏的时候,也是最热的伏天 。想想看,三伏天都没有结束,可能会有较低的温度吗?很显然,立秋之后并不意味着降温 。

文章插图
【农村俗语:“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立秋的时候天气还热吗?为什么?】二是节气也有地域性和阶段性,虽然说都到了立秋时节,但是各地都有各地的时候特点,并不是说到了立秋,全国各地都实现降温 。同时,真正意味着暑结束,不是立秋的到来,而是处暑的到来,“处”有终止的意思,就是代表暑气的终止,所以立秋不代表炎热的结束 。有些地方会说,立秋之后还有24个“秋老虎”,就是说立秋之后还要再热24天,才能解除炎热的天气 。
其实,真正的立秋时节,与其说是暑去凉来,倒不如说给秋凉打前站 。其实,立秋的时节,也对农作物生长有指导作用,这个时期正是作物孕育、结穗的关联时期,所以有立秋收的说法 。如果要说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凉爽起来,考虑到立秋的时间,和今年的时候特点,最起码得处暑之后,估计到了9月中旬,将迎来凉爽的秋风 。
其他网友观点
现在的时间段正是大暑节气刚过没有几天,全国各地都被高温气候笼罩,这时候的天气不止高温而且还闷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村民而言,外出干活便一身大汗 。这时候人们每天都会补充很多水分,喝很多水,以补充体内水分蒸发 。现在也正是处于三伏天的阶段,因此人们急切盼望立秋的到来,希望立秋到来天气会变凉,以便快点结束这种高温闷热天气 。
那么对于农村俗语:“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

文章插图
今年立秋是阳历的2019年08月08日,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八,正好这时候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第二天 。立秋字面意思就是秋天的到来,“立”就是到来的意思,因此很多人盼望着立秋到来就会结束这种闷热天气 。其实在立秋过后的半个月里,天气不仅没有变凉爽,而且还会越来越热,因为我国今年三伏天气时间段为2019年07月12日~2019年08月20日 。而立秋刚好处在三伏天最热的阶段 。

文章插图
虽然立秋到来,天气依然炎热,“秋老虎”依然让很多人受不了,但是这种炎热已经让人舒服了很多 。由于立秋以后,我国各地大部分空气中的水蒸气也逐渐减少了,气候所带来的炎热知识太阳照射下地面散发上来的热量,它少了很多空气中水蒸气高温的热量 。而且早上和晚上由于没有太阳照射,或者照射少,空气是比较凉快的 。所以才有“立秋早晚凉,中午热湿裳”的说法 。

文章插图
在立秋这个时候我国昼夜温差开始加大,这对于秋黄瓜的生长来说是比较好的 。因此在农村人们种植秋黄瓜在这个时候会生长的更好、瓜结的更大 。立秋节气以后经过半个月就到了处暑节气,这时候真的就是开始一天天凉了,人们这是要逐渐添加衣裳,以防生病 。最后对于现在的天气你感觉到热吗?欢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
更多三农知识,欢迎关注乡村波比,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三农知识 。推荐阅读
- 农村俗语:“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什么意思呢?处暑什么时候到来?
- 农村老话说:“饿坏种姜的,饿不坏种蒜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 农村老人爱说:立秋不不是秋,天凉等到白露后,立秋之后还很热?
- 在农村有关夏天“三不做”的事情你了解吗?具体什么事不能做?
- 农村光棍很多,为什么农村还有少数大龄剩女?
- 立秋将至,“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是空秋”,立秋下雨好吗?
- 农村很多老人六十多岁了夏天还在工地上干活,万一中暑了怎么办?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 这个夏天过后,农村的蛇都去哪里了?请说明至少2种蛇?
- 八月初正是二伏天,在农村,这个时候还有哪些蔬菜可以露地种植?
- 听老人说,立秋要“抓秋膘”,立秋那天要吃什么才能“抓秋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