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战士只要上了疆场,那就已经选择了战死,虽然北宋末年还是个冷兵器时代,但刀枪无眼,谁能又比谁幸运 。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文章插图

但关胜和呼延灼这些北宋大将,虽然没战死,成了宋江的阶下囚,但都在被俘之后,迅速投降,调转枪头倒向宋江 。

而这些人的轻易倒戈,也说明北宋末年的动乱、腐败已经没有了凝聚力,这种情况下,关胜这些人其实对反上梁山的这批人还是有所同情的,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他们也是这种结局 。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文章插图

北宋朝廷是没有凝聚力来围剿梁山的,所以,围剿官兵的战斗力往往不高,而只要梁山这些占山为王的,只要不另立朝廷,有心被北宋朝廷招安,北宋朝廷都会尽量利用招安的方式来分化瓦解他们 。

朝廷围剿官兵的战斗力不高,也反过来提高了梁山宋江等人谈招安的筹码,围剿官兵不仅大败而回,而且还送将,送粮草,只要朝廷给出的条件合适,梁山宋江等人马上就会成为北宋顺臣 。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文章插图

所以,关胜、呼延灼这些武将战不战死并不是可控的,即使战死也影响不到北宋围剿梁山的决心,因为双方都明白招安是对双方都有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最优方案 。

其他网友观点

《水浒传》里的关胜、呼延灼等人是宋廷派来剿灭梁山的,两人家世都不俗 。

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嫡派子孙,武艺高强,原为汝宁郡都统制,颇得朝廷看重 。奉命征讨梁山,刚开始连战连胜,打得梁山无招架之力,后来梁山用上了计谋,呼延灼不敌,被抓上山后在宋江的好言相劝下归顺梁山,坐第八把交椅 。

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原来的职务是蒲东巡检 。被丑郡马宣赞推荐给蔡京,也受命攻打梁山,被呼延灼用计擒到梁山,宋江等人一番劝说,也入伙了,坐第五把交椅 。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文章插图

(大刀关胜)

可以说这两人无论是上山前还是上山后,都极有名气 。但是,他们战死还是投降,其实不会影响到宋廷对梁山的政策,这是两码事 。

那么宋廷对梁山是什么政策呢?消灭 。无论围剿还是招安,都在为这一政策服务 。可惜梁山好汉们大多看不明白,少部分看明白的又无法与宋江抗衡,无力回天 。

宋江的目的非常明确,从梁山刚成形,他就打算着以此为晋升的阶梯 。步步为营,人还没上山,已经在梁山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上山没多久,原头领晁盖就阵亡了,这真是天意让宋江掌管梁山吗?未必,只怕是人力谋算出来的 。

晁盖的遗言是:“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文章插图

这件事情其实很奇怪,因为按照常理,大头领去世了,二头领上位是自然而然的,也必然要为大头领报仇,否则会令兄弟们心寒 。晁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因为他在最后一刻已经想明白了,想让他死的正是宋江,所以用这个条件来为难宋江 。

但这对宋江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不明白他真面目的,对他真心敬服;看明白他真面目的,不敢与他相争,最后还是当上了大头领 。

他为什么非要活捉关胜和呼延灼?一是不想让朝廷有太大的损失,免得影响到之后的招安;二是想通过他们的关系,和朝廷搭上线 。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

文章插图

然而,宋江小吏出身,虽有心计,始终缺少政治眼光 。他能糊弄江湖中的好汉们,以及中下层的官吏,却玩不转朝廷高层 。

关胜、呼延灼等人真是因为梁山忠义、宋江热情才归顺的吗?未必,他们不过是听懂了宋江的暗示,知道这反贼当不了多久,说不定还能立功,才那么容易就上山了 。

总之,《水浒传》表面上很精彩,细思起来更精彩 。阴谋诡计都掩饰在忠义之下 。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网友观点

【如果关胜和呼延灼等将选择战死,能否激起朝廷军民斗志围剿梁山?】这个提问是不明白北宋统治者的心思 。

在北宋统治者心目之中,最在乎的是他们的统治地位,关胜、呼延灼之流,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予取予求的小小筹码 。只要对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有利,这些筹码的存殁是不会认真计较的 。

关、呼、宣、郝等人的投降梁山,极大地增强了梁山势力,比他们的如果战死,更能危及朝廷统治 。如果说激起朝廷怒火和斗志,前者比后者更为严重 。

从这两方面分柝出发,既然他们的投降都没有引起朝廷的大举反扑,如果他们不是投降而是战死,朝廷的怒火或其他反映,是不会比他们的投降更大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