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年高考成绩出炉 , 我们都会看到很多让人羡慕的“双胞胎学霸”、“多胞胎学霸” , 今年也是如此 。
湖南衡阳的三胞胎兄弟 , 两个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 , 一个被北京大学预录取;
山东济南的双胞胎兄弟 , 同时考进北大;
湖南常德的双胞胎姐妹 , 一个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 , 一个考入隔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网友感慨:仿佛是复制粘贴般的优秀 。
相同的基因、相同的生长环境 , 更大概率的是 , 和兄弟姐妹做同班同学 , 彼此之间总会互相“赛跑” , 一个人优秀的地方 , 另一个人也要追上去 。
模仿 , 是我们最基础的学习行为 , 那么 , 我们为什么会模仿?又是如何模仿的?我们模仿的都是好的行为吗?
神经科学家发现 , 我们大脑里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 , 它的功能就是反映他人的行为 , 让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 。
《镜映思维》是一本研究人们如何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被别人影响的书 , 作者菲奥娜·默登发现 , 镜像神经元让我们可以快速熟悉这个世界 , 拥有模仿别人与学习知识的能力 。
但这也意味着 , 如果我们不对此加以审视 , 我们就很容易无意识地随波逐流 , 活成和别人一样的样子 。
菲奥娜·默登|人民邮电出版社
菲奥娜13岁时 , 和家人一起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居住 , 这就意味着 , 她必须离开一个相对熟悉的集体 , 转到其他学校去学习 。
在以前的学校里 , 大家也都很勤奋 , 以成绩好为荣 , 而新学校则不同 , 孩子们都不爱学习 , 调皮的学生更受欢迎 。
简单来说 , 菲奥娜就像从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学转学到了问题少年集中的学校 。
在她转学后不久的一堂生物课上 , 生物老师说:“全班同学除了菲奥娜的作业完成得很棒之外 , 其他人都没有完成好作业 。 ”
这时候 , 全班同学都看向了她 。
而菲奥娜没有感到丝毫骄傲 , 相反 , 她觉得丢脸、无地自容 。
在一个大家都不爱学习的环境里 , 爱学习的学生 , 会被贴上“假正经”、“书呆子”、“跟我们不一样”的标签 。
为了融入新集体 , 菲奥娜改变了以前的所有习惯 , 她不再关心能不能获得优秀的成绩 , 只关注完成多少作业就能应付检查 。
不久之后 , 她就没有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了 , 跟新学校的朋友打成一片 。
而与她同时转来的另外三个同学 , 不久之后都转学去了别的学校 。
这件事让菲奥娜印象深刻 , 她意识到 , 自己之所以能融入新环境、在这里产生了归属感 , 是因为自己模仿大多数人的行为 , 变得跟他们一样了 。
镜像系统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他人的影响 , 无论你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 。
《新英格兰医学》上发表过一项研究 , 研究人员对12000名接受调查的人进行了长达30年的追踪调查 , 结果发现 , 与你打交道最多的人 , 如果体重增加了 , 那么你的体重也会呈上升的趋势 。
如果跟你关系好的朋友体重增加了 , 那么你体重增加的可能性居然高达71% 。
我们身边的人 , 尤其是跟我们亲近的人 , 对我们的影响是渗透性的 , 我们潜移默化地模仿他们的行为习惯 ,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 。 体重的变化是这样 , 几乎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这样 。
1992年 , 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和他的科研团队研究了大脑是怎样控制手来抓握东西的 。
他们将电极插入猕猴的大脑 , 监测到大脑中最小的组织——神经元 。
一天 , 研究人员与猴子同屋吃饭时注意到 , 有一只猴子没有做任何动作 , 但它大脑中的神经元被“激活”了 。
这只猴子看到科研人员将食物送到嘴边 , 这时 , 控制猴子将食物放到嘴边的神经元也被“激活”了 。
科研人员立刻认识到 , 这就是一个“有样学样”的案例 , 科学家将控制这种行为的神经元称为“镜像神经元” , 就像我们照镜子时的表现一样 , 你一动 , 镜子里的人也会跟着做同样的动作 。
推荐阅读
- 人的大脑里面有几个半球?
- 长期沉迷网游会改变大脑结构,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 大脑是怎样控制神经
- 人的大脑相当于多少G的内存呢?有可能被我们严重低估了
- 神经回路为什么神秘?
- bpa来自什么?bpa具有什么危害?
- 人工智商超常的前提是什么?
- 吞噬星空:罗峰啥时候跟洪和雷神平起平坐,你看看雷神对他的称呼
- 津巴韦布出现“杀人象”,是什么?让温柔的巨兽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