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耳聪目明” 「小喇叭」李沧试点“非现场执法”

【让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耳聪目明” 「小喇叭」李沧试点“非现场执法”】一架小型无人机在兴义路上空盘旋,无人机上的喇叭正在播音,内容是提醒商户将店外摆放的物品收回室内,店主听到播音后,自觉将店外的物品搬入在拆违治乱行动中,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托现代科技力量、运用智能管理手段,推进非现场执法试点,让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耳聪目明,走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 。
老沧口有两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四流中路和永路,兴义路就像连接这两条大动脉的小血管,是周边居民进入主干道的重要通道 。这条仅有两个车道宽、数百米长的小路,是青岛赏樱地图中的网红打卡地 。然而,占路经营等各种问题像血栓一样长期阻塞着道路、困扰着周边居民,让美丽打了折 。
据悉,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兴华路中队为全面提升市容环境秩序,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占路经营、私搭乱建、私自设置违建移动板房、不合规门头广告进行集中整治 。执法人员对违建板房和不合规门头广告依法实施拆除,随后对重点门店进行跟踪监管,加大教育和督促力度 。同时,通过无人机和车载云台等技术手段,强化日常监管,实现长效治理 。
如今,在李沧区,通过慧商助手小程序,执法工作中的取证、处理审批、告知书送达、当事人整改反馈及救济途径、处罚金缴纳等全流程,均可通过手机线上完成,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非现场执法闭环管理,开创了全市先例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采访人员 董真 通讯员李综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