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败光万贯家财,妻女受冻挨饿,书生说:快去挖钱


民间故事:男子败光万贯家财,妻女受冻挨饿,书生说:快去挖钱


文章图片


民间故事:男子败光万贯家财,妻女受冻挨饿,书生说:快去挖钱


文章图片


民间故事:男子败光万贯家财,妻女受冻挨饿,书生说:快去挖钱


文章图片


民间故事:男子败光万贯家财,妻女受冻挨饿,书生说:快去挖钱


奉天 , 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刘太公 , 名叫刘道云 。
在他年轻的时候 , 是一个富贵公子哥 , 为人豪爽 , 仗义疏财 , 往来皆是宾客 , 门庭若市 , 路过门口的人都羡慕不已 , 人家刘公子真是朋友遍天下 。
春秋的孟尝君 , 春申君也不过如此 。
有一天 , 忽然来了一个崔书生 , 刘公子热情接待 , 进了屋 , 问他是哪里人 。
崔书生回答:“我是山东济南人 , 几年前就考了秀才 , 后来上京赶考 , 运气不好 , 名落孙山 , 盘缠所剩无几 , 只能卖字为生 , 从此滞留京城将近十多年 。 最近听说刘公子重义轻财 , 所以就投奔刘公门下做一个吃白食的 。 ”

刘道云哈哈大笑 , 这个崔书生相貌堂堂 , 颇有文采 , 谈吐洒脱 , 二人相谈甚欢 。
自此崔书生常常登门拜访 , 刘道云都会接济他一些钱财 。 后来崔书生每十天来一次 , 每次都会借钱 , 家人就看不下去了 , 很不喜欢他 , 刘道云却不以为然 , 借多少给多少 , 从没拒绝过一次 。
除了崔书生 , 还有张书生 , 李书生 , 甚至市井的泼皮王麻子也来借钱 , 就这样不到两年时间 , 刘道云偌大的家业所剩无几 。
由于借出去的钱太多 , 却没有一个人还钱 。
又过了两三年 , 刘道云终于把家败光 , 一分钱都不剩 。 没钱吃饭 , 刘道云也不着急 , 大不了考一个功名 , 当一个小官 , 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 。
刘道云天资聪慧 , 很早就考上秀才 , 但后来天天交朋友 , 就疏于读书 , 荒废了学业 , 现在人到不惑之年 , 一看书就睡觉 。
参加了几次考试 , 屡次不中 , 亲朋好友都嘲笑他大傻帽 , 妥妥的一个败家子 。
仆人习惯了以前的富贵生活 , 现在缺衣少食 , 早就各奔东西 , 走得走 , 逃的逃 , 最后只剩下一个瘸腿的老仆人 。
家中还有妻子 , 儿子和女儿三个人 , 转眼到了腊八节 , 一家四口加上老仆人五个 , 大眼瞪小眼 。
女儿说:“我想到一首诗 , 天冷没衣穿 , 肚饿锅无粥 。 ”
刘道云笑着说:“现在冷得我一身鸡皮疙瘩 , 如果可以吃的话 , 一定管饱 。 ”

妻子看着他就来气 , 说:“以前你不是帮了那么多的朋友 , 他们来了是有求必应 , 现在你自己揭不开锅 , 连一颗下锅的米都没有 , 还不想办法 , 反倒是和女儿吟诗作对 , 你是想饿死我们娘三个?”
刘道云反问道:“按你的意思 , 我现在就出去偷 , 出去抢!”
妻子不依不饶 , 说:“偷抢怎么了?怕你没这个本事呢!那个东城外的朱知县 , 以前落魄的时候 , 和你称兄道弟 , 一天不见面 , 就浑身难受 。 听人说现在他在家守孝 , 家里很有钱 , 你写一封信 , 和他借一点钱 , 先让我们渡过眼下的难关 。 ”
刘道云:“要不是你提醒 , 我都忘了 , 朱知县以前和我关系好得很!”于是取来纸笔 , 写了一封信 , 让老仆人去朱知县家借钱 。
老仆人一瘸一拐地出门 , 太阳落山才回来 。 一进门就骂骂咧咧 , 刘道云让他坐下来慢慢说 。

老仆人说:“真不是东西 , 良心都让狗吃了!我到他家门口 , 看门的还骗我他不在家 。 刚说完 , 朱知县就送客人出门 , 还假装没看到我 , 我赶紧追上去 , 把老爷的书信交给他 。 我等了半天也没人出来 , 就去砸门 , 好半天看门的才出来 , 说朱知县太忙了 , 没时间拜访老爷 , 现在知县家里花销巨大 , 也没有钱 。 老爷 , 我告诉你 , 以后千万别和他家来往 , 否则老脸都丢没了 。 ”
刘道云原本还幻想能借来钱 , 想不到是这样的结局 , 自己当初对他挺大方的 , 想不到换来这副嘴脸 。
妻子:“忘恩负义得多了 , 他就是这样的人 。 你不是还有几个从小玩大的 , 应该会好点 。 ”
刘道云忽然想起城北的杨舒 , 马上写信让老仆人送去 。
傍晚 , 老仆人低头进屋 , 说 :“杨公子说了 , 最近做生意赔了好多钱 , 他是想帮老爷 ,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