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民族特色的门巴族建筑文化
【独具民族特色的门巴族建筑文化】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域,而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气候温差,以及各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很多少数民族的居住条件也都大大不同,在建筑房屋时他们也将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带入到建筑当中,那么,你知道门巴族的建筑文化是怎样的吗?下面的门巴族文化为您解答 。
门巴族建筑在过去的时候,门巴族的村子是比较分散的,仅仅十户成几十户的村落,往往就分几个居民点,解放以后,门巴族的人们居住相对地集中了一些 。
在勒布和邦金一带的门巴族的住房一般是用石来砌墙,在人字形的屋顶上面,覆盖上木板加压石板 。门巴族人们的楼房大方而且实用,一般的情况下是分成三层的 。楼房的上层是放一些草桔杆等等;最下层是用来关牲畜的;中间一层是用来住人的 。
在中层的住人的一层里,用木板把它隔开,分成里和外两间,里间的屋子是准备给子女结婚之后用的,外面的一间很宽敞,在邻窗的地方设下火塘,门巴族人一般是在这里炊事进餐和取暖及接待客人 。这里也是晚上的一家人(也包括来客)用来睡卧的地方,门巴族人一般是和衣而睡的 。
门巴族房子的门上一般都安有木制的锁,用一把长约六寸的木钥匙来开锁,木锁和钥匙都是用硬木做成的,非常的牢固,也很结实 。门巴族的房屋除了墙是用石块砌成的之外,几乎全都是木料的结构,接搭的地方用桦木而不是用钉,七八米高的门巴族住房可以保持百年不坏,这也体现了门巴族人民建筑艺术的水平所在 。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建筑文化,栏式的木房是墨脱地区的门巴族的房屋建筑,房屋与地面相距一米左右,人字形房顶,用蕉叶或木板覆盖,再用石板压顶 。住房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用木头、竹子、草、石块等建盖,既简单又适用 。房屋呈长方形,多半是木顶、竹顶或草顶的两层小楼,门外设有晒台,用木板、石块或竹篱笆做墙 。屋顶为人字形,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 。
晚上睡觉时,在室内地板上铺上粗毛或者兽皮,和衣而卧 。门巴族的建筑,一般情况下,都是门朝东面,因为他们认为太阳出来就照进家门,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而且太阳晒进来可以消毒和驱潮气 。门巴族建筑体现了门巴族人的一种信仰,一种风俗习惯,是门巴族文化的一种积淀,门巴族建筑与喜马拉雅山的地域环境融为一体,给人美的享受 。
推荐阅读
- 羌族婚俗中表现出的民族文化
- 极具特色的门巴族门隅人
- 颇具特色的塔塔尔族语言文化
- 极具特色的乌孜别克族语言文化
- 景颇人独具特色的“酒文化”
- 景颇族洞巴的传说及介绍
- 独具特色的门巴族音乐文化
- 独具特色的赫哲族“鱼餐”文化
- 怒族特色民居:千脚落地房
- 丰富多彩的怒族歌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