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贝壳是货币时,人们为什么不去海边多捡点贝壳发财?原因很无奈


当贝壳是货币时,人们为什么不去海边多捡点贝壳发财?原因很无奈


文章图片


当贝壳是货币时,人们为什么不去海边多捡点贝壳发财?原因很无奈


文章图片


当贝壳是货币时,人们为什么不去海边多捡点贝壳发财?原因很无奈


文章图片


当贝壳是货币时,人们为什么不去海边多捡点贝壳发财?原因很无奈


文章图片


人类社会最早的货币是贝壳 , 称之为“贝币” , 在4000多年前 , 整个的东亚、印度次大陆、大洋洲、非洲都在将贝壳当作货币 , 当时的贝壳可谓是国际通用货币 , 这大概就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全球化” 。
那么 , 问题来了 , 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是不是都是当时的百万富翁呢?在海边捡贝壳 , 能发财吗?

阿拉伯商人使用贝壳当货币 , 1845年绘制
第一:香烟也能当货币
中国西汉时期的著作《史记·平准书》中记载道:“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 , 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 。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 , 其实有很多东西 , 都可以当作金钱来使用 。 龟、贝、金、钱、刀、布都可以 , 龟指的是龟甲;贝是贝壳;金在商周时期 , 主要是指青铜;钱则是指铁铲;刀是指兵器——刀;布就是布匹 , 麻布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货币 , 《诗经》中有“氓之蚩蚩 , 抱布贸丝 , 匪来贸丝 , 来即我谋”的记载 。
春秋战国时期 , 各个诸侯国流通的货币 , 形状各式各样 , 当时虽然使用铜钱作为货币了 , 但是 , 仍然模仿原先的一些货物的形状 , 齐、燕、赵流行刀币 , 刀币像一把刀;郑、卫流行布币 , 战国时期的布币不是一块布的形状 , 而是模仿农具铲;钱其实也是一种铁铲 , 这是“钱”字最初的本意;金则是指青铜器 。 金、钱、刀、布都变成了金属 , 龟、贝仍然是有形的龟壳和贝壳 , 不过 , 楚国的货币蚁鼻钱则是模仿贝壳制造的 , 是铜贝 。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铜刀
在夏商周时期 , 其实任何有使用价值的货物都可以当作货币 , 甚至农具也能当作钱 , 汉语中的“钱”就是铁铲的意思 。 贝壳不是唯一的货币 , 但是 , 在众多的货币当中 , 是有一种货币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的 , 《盐铁论》中说:“夏后以玄贝 , 周人以紫石 , 后世(春秋战国)或金钱刀布 。 ”
春秋战国时期 , 贝壳、农具都做成了青铜的货币 , 但是 , 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 。 秦、赵、魏出现了一种更先进的货币 , 称之为“圜钱” , 圜钱就是圆形圆孔的铜币 。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 也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 , 于是 , 货币就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铜钱了 , 铜钱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了晚清民国时期 。

唐代的铜钱
在中国古代 , 铜钱一直是流通货币 , 但是 , 铜钱只用于小规模的商品交易 , 大宗商品交易使用的是黄金、白银 , 这就是所谓的“金条”、“银锭” 。 其实 ,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 , 不太会使用到银锭和金条 , 因为白银和黄金都是贵金属 , 非常昂贵 。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白银是碎银子 , 大块的银锭、银元宝其实是作为贮藏货币使用的 , 古代没有银行 , 人们一般把巨额财富换算成黄金、白银收藏起来 , 埋在地底下 , 有些白银和黄金被埋藏起来之后 , 因为各种特殊的原因 , 被原来的主人遗忘了 , 于是 , 就被现代人发现了 。
任何货物都可以当作货币 , 香烟其实也可以 , 在现代社会的一些监狱里 , 犯人常常将香烟当作钱来使用 , 在监狱里 , 香烟比较常见 , 但因为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 香烟又相对比较稀缺 , 而且还有使用价值 , 所以能够成为特殊的货币 , 实现以物易物 。
铜钱、香烟都可以当作货币 , 但是 , 作为货币来使用的贝壳则是比铜钱、香烟还要稀缺的商品 。 贝壳其实就是后世的黄金和白银 ,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二:贝币非常昂贵
我们现在的纸币 , 是用数字来衡量大小的 , 但是数字也是有单位的 ,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 10分为1角 , 10角为1元 。 美元的单位是元(dollar)、分(cent) , 100美分等于1美元 。 因为是十进制 , 所以 , 我们往往忽略了纸币单位的存在 , 实际上 , 元是用来进行大宗货物交易的 , 角和分则是小规模的商品交易 。 古代的货币是金属货币 , 大宗货物交易用的是黄金、白银 , 小规模的商品交易使用的是铜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