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中的赋比兴

【关雎中的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 。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 , 曰赋 , 曰比 , 曰兴 , 曰雅 , 曰颂 。”后来 , 《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 , 雅 , 颂者 , 《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 , 《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 , 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 , 成此三事 , 是故同称为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