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文历法,有那么难懂吗?


和古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文历法,有那么难懂吗?


文章图片


和古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文历法,有那么难懂吗?


文章图片


古代天文历法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伟大的发现和创造 , 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 , 是古代文明的标志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天文历法的文明古国之一 , 我们的祖先被称为“全世界最坚毅、最精明的天文观测者” 。 远在四五千年以前 , 我国历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初期 , 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观测天象 , 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转和气候的变化以及草木的荣枯和鸟兽的生灭 , 创造了历法 。 在现存的古代典籍中保存下来的关于古代天文历法的文献资料 , 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 我国古代 , 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分工 , 天文历法的管理和编订很早就设有专职人员 。 到了阶级社会 , 这些专职管理天文历法的人员逐渐成为统治者的附庸和臣仆 , 所谓“文史星历” , 不得不听从最高统治者的指挥命令 , 因此观象授时成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 , 改正朔 , 颁布历法 , 成为权力的象征 。 加以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都还不够精明 , 在很长的时间内古代天文历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 往往和封建迷信纠缠在一起 。 后之学者在传注古代典籍的时候 , 因为受到这种影响和局限 , 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 历代相传 , 以讹传讹 , 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 。 一直到现在 , 我们虽然已经对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 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 但由于不能突破前人的束缚 , 许多重要的问题 , 尤其汉代以前的历法 , 仍然得不到确切的解答 。


张闻玉(站立者)与张汝舟先生
已故贵州大学张汝舟教授为读通古书 , 对我国载籍中涉及天文历法的部分 , 作了深入的研究 。 他运用深湛的古汉语专业知识和精密的考据方法 , 结合现代天文科学的成就和地下出土的文物资料 , 对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 , 去伪存真 , 去粗取精 , 建立了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 。 根据他的体系来解释汉以前的古代典籍 , 大都能够破除迷障 , 贯通大义 , 一扫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中的重重雾障 , 为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研究开拓一个新的局面 。 如他认为西周时代并不是用所谓“周正” , 而是仍然用殷历 , 以建丑为正 。 因此 , 对于《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大戴记》中的《夏小正》以及《礼记》里面的《月令》等篇都能得到符合实际的解释 。 如他认为王国维的“月相四分说”是想当然的误解 , 并没有科学的根据 , 批判根据王氏“月相四分说”而建立起来的当代古历研究中的种种错误 。 如他对于日本天文史学者新城新藏定周武王克商之年在公元前1066年的错误 , 从多方面给以论证 , 指斥我国现代一些书刊仍然沿袭新城氏之说的谬误 。 如他对于刘歆的“三统历” , 我国相传的“三正论”、“岁星纪年”、二十八宿分“四象” , 以及古代相传的积年术和占卜法等等 , 都据理分析批判 , 指出它们在古代天文历法研究中的有害影响 。 所有这些 , 都是张汝舟先生对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的巨大贡献 。
闻玉同志受业于张汝舟先生 , 亲承教言 。 根据师说 , 发挥他的心得体会 , 曾写了《古代天文历法浅释》 , 先后在南京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两校中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 为硕士研究生作过专题讲演 , 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 这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是他在讲析的基础上 , 参证古籍 , 考释出土文物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 , 补充修订写成的 。

天文历法是一门专科的学术 。 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又有自己的特殊体系和习惯用语 , 只有运用我国传统的体系的推步方法 , 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 张汝舟先生《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是一部学术专著 , 虽然力求浅显易懂 , 但不能同时兼顾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的解说 。 因此 , 初学的人或对古代典籍涉猎不多的读者 , 阅读他的《论丛》仍然感到困难 。 这部《讲座》可以说是张先生《论丛》的衍义 。
《讲座》分章对张先生《论丛》作系统的说明 。 它为一般读者大众说法 , 补充介绍一些天文历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简明的推步方法 。 读者可以通过这部书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体系获得初步的理解 , 对于古书中有关天文历法的问题作出确切的解释 。 如果进一步深入下去 , 读张汝舟先生的《论丛》就会更容易理解 , 对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探索和研究 , 也会取得入门的途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