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17连涨,但是很多农民还是不愿缴纳养老保险,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强调的一点是:养老金的确年年上涨,但那不是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上涨,而是职工养老金的年年上涨,不要将职工养老金和居民养老金混为一谈,两者不是在一个层级上 。
职工养老金已经实现了连续十六年的上涨,而全国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仅从2009年的55元涨到2018年的88元,涨幅只有弱弱的60%,况且基数如此之低;当然,88元只是一个最低标准,落实到每个城市会有所不同,但大多也就是每月一两百元的水平,超过500元的城市就找不出几个了,这就是最为现实的问题 。
农村的农民,整天在跟其中的两件事较劲,一件就是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一的新农保的缴费问题,另一件就是作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之一的新农合的缴费问题 。
无论是新农保的缴费,还是新农合的缴费,虽然从表面上说自愿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每年都有一定的扩面任务,不采取某种强制的措施,要想完成扩面的任务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从非强制性的自愿变成了强制性的必须缴费 。
农村的农民,也就顺势拿出了“杀手锏”,在新农保的缴费上就选最低档次的,不是以往每年的100元,就是现在的200元,高档次每年三五千元的缴费根本就不予考虑,这纯属于自己糊弄自己,跟没有缴费没有什么区别 。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本来就低,农村中的农民又以最低缴费档次来应付差事,你说退休之后能拿多少养老金呀,几乎就等值于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况且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又不是每年都上涨,这就使得自己的差距越来越大 。
农村的农民,不愿意缴纳居民养老保险费,特别是不选择中高档的缴费档次,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条件肯定是一个缘故,但肯定不是决定性的原因,理念或者说观念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民的“等、靠、要”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讲根深蒂固,甚至是难以改变的 。
农民认为自己手中拿着钱,才是最踏实的,交给别人不放心,那怕是交给政府也不放心,恐怕生变,自己的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
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只有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还要满十五年的情况下,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这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农民不愿意缴费或者只选择最低档次缴费,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理解的 。
但是,面对现收现付的新农合的缴费还是较劲,较劲的焦点还是费用问题,面对30元的涨价更是焦虑不安,比如说家里有六口人,每年至少就要缴费1680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呀 。
新农合每年280元的缴费,实在是非常廉价了 。如此廉价的缴费,也就不可能享受什么这也好那也好的待遇了;顶多也就是一个最为普通的待遇了,也就只能是这也不报销那也不报销了,因为地方财政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大问题 。
新农合每年280元的缴费,农村的农民都觉得高,难道作为城镇职工之一的灵活就业人员每月高达486元的缴费,就不高了吗,也是非常高了吧 。
农村的农民,总是看到别人特别是城里人享受的那一面,而对于他们这些人受罪的一面就闭口不谈了,总是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享受这一待遇,但是又不想付出 。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没有吧 。你没有付出或者说付出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你能享受的也就是微不足道的待遇了 。(原创:周凤迟)
其他网友观点不愿意交养老保险的人,就不应该享受养老金 。不付出就不应该得到回报 。
其他网友观点【养老金17连涨,但是很多农民还是不愿缴纳养老保险,这是为什么呢?】农村农民本来赚钱难,交养老保险不是一笔小数目,还要交很多年,算下来是一大笔钱,自己的生活开支各方面都需要开销,农民又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种田地是靠天吃饭的,年程好就有点收入,年程不好可粒无收,连成本都亏进去,所以说手中钱不多不敢乱用,再说身边不放点钱,生个大病又怎么应对,再说自己能活多久也说不清楚,所以不敢买养老保险 。
推荐阅读
- 农村老人怎样才能得到养老金的待遇?
- 2020年云南省养老金上涨方案出台了没有?如何上涨?
- 中人正式养老金,要世界各国搞高科研的人才,才算得出来吗?
- 深户在深圳交了十年社保,在东莞交了五年社保,养老金在哪领?
- 为什么个人100%交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但是享受的待遇却不一样?
- 如果是单位交社保,但是到了50岁还差1年才满15年可不可以退?
- 一直缴养老保险,但才刚领了一年就突然病死了,那还可以退还剩下的养老保险金吗?
- 在武汉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哪个退休后养老金会高一些?
- 甘肃18年退休的中人比15年退休的同类人员的养老金少近800元,是怎么回事?
- 如果养老金延迟一年对养老金吃紧状态能缓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