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最高段位应该喝什么茶?
大家好,我是茶文化爱好者小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
喝茶的最高段位应该喝什么茶?每个阶段我们的想法都会不一样,有人称之为境界,而一生中有很多个境界 。著名学者王国维就曾以古诗来形容人生的三大境界,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文章插图
第一境界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著名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登高望远容易产生迷茫感、孤寂,有一种前路漫漫不知如何行走的感觉,也是一种孤独的感觉 。就像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前程在何方,没有目标和方向,非常无助和孤独 。
第二境界的诗句出自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时人们已经找到前行的方向和目的,并且为此而努力,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在所不惜,会一直坚持到底 。就像已经在社会中奋斗了几年的年轻人,虽然苦但好在有坚定目标,能咬牙坚持下来 。

文章插图
第三境界的诗句出自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时大多数人已经站在成功的终点或者离终点很近了,但有的人却不是很快乐,因为其中有人忘了初心,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奋斗 。就好像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了不知多少年的“年轻人”,这些早已不再年轻的年轻人虽然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不快乐了 。
因为有些人忘了初心,可能只一心为了赚钱而忽视身边人的感受,太利己了 。这句诗就是想让大家脚步慢点并且回头看,看看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最初的目的是想赚了钱让家里人过好日子,而不是冷漠家里人 。

文章插图
以上是人生三大境界,每个阶段的想法是不同的,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懂得,刚开始大家都是懵懂的,是新人,也难免会迷茫 。就好像初入茶圈的人,一开始也会迷茫,不知道喝什么茶 。而当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后,开始努力学习茶叶知识和了解茶文化后,喝茶就变得很简单,是很享受的事情 。
【喝茶的最高段位应该喝什么茶?】然而后来有的人却逐渐迷失了,去追求所谓的天价茶,年份茶、大师茶等等 。又比如只喝贵的不喝好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在乎茶的口感只在乎面子,觉得贵的茶就是面子 。以上种种皆是迷失的表现,都是不正经的喝茶方式 。

文章插图
喝茶的初心在于茶上而不是面子、价值,我们想通过喝茶来陶冶情操而不是为了喝茶而喝茶,不是为了显得高大上、有涵养而喝茶,这些都是变味的 。
言归正传,喝茶的最高段位不在乎喝什么茶,而是在乎你当下处于什么境界,所以是与境界有关,与茶叶无关 。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白茶还是黑茶,难道有高下之分吗?茶叶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有高下之分的是人的心态和境界 。

文章插图
茶叶是有等级之分但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春茶也好秋茶也罢,都值得被爱,只要你能接受能喜欢,在你眼里难道就不是好茶了吗?并不是说喝绿茶的就是境界高的人,喝红茶的就是地境界的人 。
虽然茶圈中存在鄙视链,比如喝六大茶类的鄙视喝花茶的,喝红茶的鄙视喝绿茶的,喝岩茶的鄙视喝铁观音的,喝绿茶的鄙视喝普洱的等等,就算是同一茶类也有鄙视链,比如喝普洱古树的鄙视喝普洱混采的,喝混采的鄙视喝台地茶的等等 。

文章插图
鄙视链其实是不该存在的,喝茶不该有这么多的戾气,非要分个高低,鄙视来鄙视去的,这些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认可的茶叶有多好,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有多好,自己的口味有多独特 。
说白了就是出自私心,对于不是自己的不同路采取鄙视的做法,凡是不是喝自己认可的茶的人,都去鄙视之 。像这些人的做法不利于茶圈的健康,会把茶圈弄得乌烟瘴气,给人以“贵圈真乱”的样子 。

文章插图
总之,饮茶的最高段位不在于茶而在于个人的境界和涵养 。饮茶需要多样化,好喝的要喝,难喝的也要尝,觉得自己喝不来的,不对自己胃口的茶,没必要去讽刺和鄙视,而对自己胃口的茶,也没必要大肆吹捧,认为最高段位的人就该喝这种茶,这样未免太自负 。
文|小詹茶肆(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更多精彩茶知识,欢迎关注【小詹茶肆】
以上就是小詹的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
其他网友观点虽然从2005开始喝茶到现在也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最高段位不敢讲,讲讲这十多年的口味变化和喜好变化吧 。当然所有茶类都有好茶,所有好茶我都喜欢,但是从个人口粮喜好来说每个阶段都会在变化 。

文章插图
小白阶段:
2005-2000年这四年还在上大学,刚进入茶学系、刚开始喝茶,这个阶段我主要喜欢香气特别高的茶,我记得我买的第一款茶是桂花乌龙,觉得桂花味真的太香,好好闻 。滋味不要太浓的,因为这个阶段我还不能接受绿茶带的那么一丢丢苦涩味 。然后糯香味的普洱茶,茉莉花茶,都是我的最爱 。

文章插图
入门阶段:
毕业后进入茶厂工作,每天和各类茶打交道,这个时候我还是喜欢喝香气高、茶汤淡的茶,铁观音是我的最爱,基本上每天都要喝铁观音,这个阶段抛弃了之前的花茶,茶香从窨制花茶转移到了茶叶本身自带的花香上面,不喜欢喧宾夺主的花香了,更加钟爱纯茶的茶香 。

文章插图
初级阶段:
喝了很多年铁观音后,慢慢开始加重口感的体验,对铁观音千篇一律的花香,淡淡的茶汤略感厌倦,绿茶成了我这个阶段的新欢,香气开始从高昂的花香慢慢转变到内涵一点的小清新的茶香,滋味也从不能接受涩味,到能慢慢喜欢带点涩味的 。红茶和绿茶同步交换喝,但是个人体质偏热性,所以红茶喝的还是要比绿茶少 。(纯个人喜好)

文章插图
中级阶段:
开始处于混乱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喜欢尝试不同的茶类,只要没喝过的我都喜欢,比如黄茶比如白茶比如普洱,这个阶段的口感一直在变化,说不上来我最喜欢什么,但是有一点是,逐渐要每日喝茶,“君不可一日无茶”的阶段 。每天不喝茶会觉得很奇怪 。

文章插图
激进阶段:
喜欢老白茶、生普,这个阶段对口感的重视更加直观了,可以苦、可以涩,但是要能变化,对一层不变的口感,哪怕很好喝,也失去了乐趣 。生普洱的口感从刚入口的苦涩,到后面快速转化回甘的绝对反差让我乐此不疲的痴迷 。

文章插图
作死阶段:
就是现在这个阶段,更加喜欢喝岩茶,小众的花香的岩茶还不行,要比较浓郁的常规树种肉桂之类的,焙火要充足,总觉得岩茶很有意思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实力的感觉 。明明就是毛茶做好后特别清香,花香 。但是非要烘焙的里嫩外焦 。但是岩茶的韵味就是这么烘焙出来了 。好喝顺畅的茶汤已经无法满足我作死的口感了,这个时候我更喜欢喝带点小苦,但是不残留,慢慢还会带点回甘,普洱的大力回甘也已经厌倦了 。
十多年的喝茶口感一直在变化,不过也不是说就不喜欢其他茶类了,好茶都是喜欢的,只是日常口粮茶在慢慢改变 。所以茶类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所有茶类都有特别好的茶 。
其他网友观点喝茶喝到最后,最重要的是认识不同茶叶的正确泡法,了解不同茶叶对不同人群的益处与坏处 。在好的茶叶也会存在不好的一面的 。因此,对待喝茶这件事,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健康的饮用方法对身体健康才是好的,才不会出现副作用的情况 。喝茶喝到最后,不是定位哪种茶好,而是要走出喝茶的误区,区分不同茶叶的正确泡法及饮量,总体上来讲,喝茶常见的误区有:
1,喜喝新茶,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 。
2,喝头遍茶,由于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 。
3,空腹喝茶,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 。
所以,喝茶虽有益身体健康,但一定要是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喝的茶,根据不同的环境,及自身的健康情况,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泡茶方法,喝正确的茶,不是单喝某一种茶,茶叶不能一成不变,应随身随时而变,才是喝茶喝的最后境界 。
推荐阅读
- 男友从家里带回来两桶准婆婆亲手给榨的油,要送给我爹妈,说是自家榨的最健康,这是真的吗?
- 有哲理有文采的美文段落
- 手工杀猪是一种什么体验?
- 一个男人最掉价的行为是什么?
- 重庆啤酒金质怎么样?重庆啤酒金质是哪产的?
- 胃不好的人,吃肉有什么禁忌?
- 郁金香的品种有哪些
- 马铃薯的繁殖方式
- 公务员面试技巧说些实际的
- 有什么带群字和吐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