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不相信保险了?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不相信保险了?
实话实说,我一直不相信什么商业保险 。下边说说我亲眼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几个熟人买保险,最后很窝火的事情吧 。
第一个事例:一个学生的家长,给自己的未成年的儿子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 。
当初卖保险的人给其说得天花乱坠,让其相信这份保险买的很值,万一儿子有个什么意外,还可以获得不菲的赔偿 。
也许真是上天要考验他吧 。就在买了保险三个月之后,他儿子骑摩托车在国道上跟一个企业的小车相撞 。儿子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在省城医院住了一个月才出院 。出院后依然需要静卧疗养,不能活动 。
这次事故,他儿子需要负主要责任,所以对方单位给了一定的补偿后,就不再管了,后续的治疗还需要花钱 。他找保险公司办理意外险赔偿 。
这个保险公司在我家小区对面,所以,一大早,我还没有起床,他就敲门 。等保险公司上班,我陪着他去找人家谈理赔的事宜,人家拿出理赔细则,我一看,傻眼了 。
他儿子的情况,第一条就给否决了:“没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出现意外事故不理赔 。”
儿子才十四岁,还是未成年人,那里来的机动车驾驶证,就是想考证,条件也不够 。就这一条,就卡住了,别的条件根本不用看 。
离开保险公司,我问他当初买保险的时候,卖保险的人给他们看保险买卖细则没有 。他说看了,上边就没有说没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出了意外事故不赔偿,只说了许多赔偿的条款 。
第二个事例:我曾经被一个老师介绍到一个保险公司上了一个星期的班,后因为老公坚决不让做,就离开了 。
在此期间,我详细看过保险公司的保险细则(买保险的),就在我离开的前一天,有个客户找到保险公司来要求理赔 。这时候办公室主任拿出了一份理赔细则让对方看 。
之后我也详细看了理赔细则 。简单说,理赔细则和售卖保险时宣传的细则不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么,最起码有很多关键性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买保险的人,买保险时是看不到这个理赔细则的 。
大约在我离开保险公司一个多月,曾经在保险公司遇到的熟人说,她也不去保险公司上班了 。她生气地说,那些都是骗人的,她不想骗亲戚和朋友 。
原因是她当初也是熟人介绍进保险公司上班的,而且是带单进公司的 。她给自己的老公买了一份大病保险,其中含有36种慢性病保险,已经交了两年保费 。
老公突发脑梗住院后,她去保险公司交涉理赔,希望保险公司能给补贴一些医药费 。可是保险公司理赔负责人给她拿出大病保险理赔细则,让她无语 。
大病保险理赔是要在被保险人因病死亡以后才给赔偿的 。她生气地说,宁愿不要那些钱了,也不能盼着老公死亡 。
顺便说说那些人寿险,比如说让你买一份人寿险,你买了,钱也缴足了,但是你不到七十岁,就没办法领取,必须要年龄到七十岁以后才能领取,有些人是不是能活到七十岁,都是个未知数 。
如果说你真正想买保险,想给自己晚年生活一个保障,还是买社保吧 。
其他网友观点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不相信保险了?
保险公司的形象,的确有一定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保险公司运行机制有问题 。
大家可以看得出,保险公司的员工,尤其是一线人员,总是在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 。为什么会这样?保险公司新招员工的时候,总是把薪酬待遇说的很高,新人到岗后,定出一些苛刻的业绩指标,可以说,拿到保单就有薪酬,拿不到保单就只能喝西北风 。所以新上岗的员工,总是拼命拉单子,亲戚、朋友、家人、邻居,不管什么人,不管需要不需要,用各种方法说服你买保险 。不用说,这些员工连他自己都未必熟悉这个险种,但是为了薪酬,只能是夸大理赔范围,而对于它的局限性压根不提,所以才会有“卖保险的时候无所不赔,理赔的时候除了这不赔就是那不赔”这种奇葩现象 。

文章插图
2、轰炸式营销,令众人厌烦
有些保险公司善于使用电话营销这种方式 。他们联系上一个客户以后,反复拨打营销电话,不管人家需不需要,有没有时间接听,总是不厌其烦地打打打,人家不愿买,反复劝说,不想买这种,给你推荐另一种,一个电话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非常讨厌 。有的时候买过的保险,还没到期,就有七八家保险公司纷纷联系续保,非常讨厌 。
3、套路太多、陷阱难防 。这是公众讨厌保险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举几个例子:
例1、某甲购买了大病险 。后来因为尿毒症住院治疗透析89天后去世 。其亲属执保单要求理赔,结果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透析必须达到90天才算是“大病” 。后来法院判令保险公司理赔 。
这个案例的核心,保险公司所谓“大病”,自己划定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会拒赔 。
例2、某乙所在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团体险,在保险期间内诊断出肝癌,在要求理赔的时候也是遭到拒赔,理由是以前当事人得过肝炎没有告知 。后来媒体报道后,保险公司主动理赔 。
例3、某丙购买大病险,保险期间体检发现有心脏病,经邀请专家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微创解决了问题,花费三万余元 。理赔的时候被拒赔,理由是心脏病必须开胸手术治疗的才属于理赔范围 。后来告上法院,法院判保险公司理赔 。
其他网友观点这就话问得太对了,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的感觉他们做保险的跟我说的话前后绝对是不一致的,一步一个坑给你挖,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是一家建筑型企业,2020年的3月我单位在一家*平保险公司保的员工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员是我好朋友的亲妹妹,她说“给员工保一个意外伤害保险吧,住院费全部报销,额外每天还有100元的补助,如果出现伤残了,经过伤残鉴定,最高可以赔偿到32万,”我说“那也行啊,”
结果事情不凑巧,在2020年的7月13日单位员工在工作当中,右手食指没了,中指韧带撕裂 。员工出院以后,我问好朋友的妹妹,我说“律师给我列了个九级和十级的工伤赔偿表,你看看你们保险公司是不是按照这个赔偿标准理赔的”结果过了一阶段告诉我说“哥,不是按照你那个赔偿标准理赔,我们保险公司规定的是10级是保额的10%,9级是保额的20%,我们签订的保险合同里有这条规定,你没看呀 。”你说我这个来气呀,简直都要晕过去了,我说,妹妹,我们都20来年朋友关系,怎么我那么信任你,你连我都骗呀,你有没有人性呀 。真是打掉门牙自己往肚里咽呀 。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不相信保险了?】事情已经出了,那还得往下走过程呀,我朋友的妹妹告诉我理赔的过程找她的组长,她的组长告诉我出院以后3月去做伤残等级鉴定,鉴定的当天组长领我们去的伤残鉴定中心,伤残等级报告出来以后,我们交给了*平保险公司,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伤残理赔金还没有下来,我就问了组长,组长回电话说“他们公司根据报告里面中指有一个功能性残疾,需要6个月以后才能去鉴定,”我一听就急眼了,当初你们保险公司说3月以后鉴定,现在又180天了,你们保险公司是屁眼子呀,拉屎还能往回座,更不凑巧的是我那位员工出国了 。我这血压又上来了,气蒙眼了 。
最后我跟他们保险公司反复交涉,并且找个律师给他们发了律师函,如果这个事情不好好解决,我们单位就起诉,并在有关媒体上给他们曝光,我还打电话给他们保险公司总部,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看看怎么解决 。
最后,终于当地保险公司来电话了,按照理赔金额的90%给我,我一算账,保险公司少给了1万多元,打官司的律师费6000左右,起诉费2000左右,在加上时间精力,拉倒吧,少给就少给了,认了 。
通过以上经历,我问一下大家,谁还能信保险呢 。东北话怎么说的,都是眼泪呀!!!!
推荐阅读
- 今年大葱这么贵为什么有很多葱农没有挖出来卖掉呢?
- 海耶斯为什么能打中锋
- 为什么伊力特酒销量一般?
- 来月经为什么头痛呢
- 我看到好多美食制作的焯水都是先把血沫打掉,再捞出食材冲凉水洗,为什么?
- 安徽什么酒喝得最多?为什么?
- 为什么有些城里人交往做客都不愿在自己家里招待?
- 为什么吃火锅时要加水
- 为什么现在卖元宵的少了,卖汤圆的多了。是都不喜欢吃元宵吗?
- 肥牛是不是牛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