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寿命长有人寿命短?专家给出答案


为什么有人寿命长有人寿命短?专家给出答案


亚太日报 暮又
在动物界 , 哺乳动物的寿命有很大的差异 , 有仅能活6个月的南亚老鼠 , 也有可以活200年的弓头鲸 。 有专家认为 , 体型是长寿的关键 , 体型较小的动物燃烧能量更快 , 需要更快的细胞更替 , 从而导致细胞更快衰退 。
但是据《每日电讯报》报道 , 剑桥大学韦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5英寸长的裸鼹鼠和长颈鹿进行了对比研究 , 他们发现裸鼹鼠一年有93种基因突变 , 能活25年;而长颈鹿有99种基因突变 , 能活24年 。 相比之下 , 老鼠一年发生796个突变 , 只能活3.7年 。
【为什么有人寿命长有人寿命短?专家给出答案】这项新研究表明 , 基因损伤突变的速度可能是动物生存的关键 。 不论动物的体型大小 , 那些DNA突变速度较慢的动物都比较“长寿” 。

研究人员还发现 , 这项规律在人类身上同样适用:人类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基因突变后会死亡 。 人类的平均寿命为83.6岁 , 且这些人基因突变率要低得多 , 约为47种 。 因此他们得出结论 , DNA突变的速度是决定一个物种寿命的关键 。
体细胞突变是发生在正常机体细胞中的突变 , 比如发生在皮肤或器官中的突变 , 这样的突变不会传给后代 , 但有些会导致细胞癌变或损害正常功能 。
研究小组进一步分析了16种哺乳动物肠道干细胞 , 发现一个物种的寿命越长 , 突变发生的速度就越慢 。 研究人员说道:“这项研究最令人兴奋的方面是发现寿命与体细胞突变率成反比 。 这表明体细胞突变可能在衰老过程中发挥作用 ,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是我们细胞和组织中多种形式分子损伤的结果 。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 人们就推测体细胞突变与衰老死亡有关 , 但当时技术不成熟 , 推测无法得到验证 。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革新发展 , 我们终于可以研究体细胞突变在衰老、疾病甚至死亡中发挥的作用 。
(来源:亚太日报 APDNEW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