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加减治大叶性肺炎医案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 。本病临床表现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吐铁锈色痰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旨可发生,而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
中医学对肺炎这一病证很早就有一定的认识 。如《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 。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 。”《温热经纬·外感温病篇》:“风温为病,春月与冬月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 。因此,根据临床表现,本病与中医的“肺热喘咳”、“风温”颇为相似 。多因寒温失常、劳倦或醉后当风等,导致人体正气不足,肺卫失固,复感风热之邪或风寒入里化热而发病 。
【临床应用】
邝巧玲3治疗大叶性肺炎15例,男10例,女5例 。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3天;症状有:发热面赤、烦渴引饮、大汗出、胸痛、咯铁锈色痰、便秘、脉洪大有力或滑数等 。体温高热10例,中等热4例,低热1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0×10/L14例,<100×10/L1例15例均拍X线片检查确诊为大叶性肺炎、2例合并胸膜炎,1例合并心衰 。
治疗方法: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药物组成:石膏50g(先煎),知母15g,甘草6g,大黄15g(后下),芒硝6g(冲),枳实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随症加减:痰热盛者加贝母、天竺黄;热邪甚加连翘、黄芩、栀子;而唇青紫(合并心力衰竭缺氧)加紫丹参、赤芍、红花 。心力衰竭者配合西医强心剂治疗 。治疗结果:12例痊愈(症状消失,X线拍片复查正常),痊愈率占82%,3例好转(症状减轻,体征消失,X线拍片胸膜炎未完全吸收治愈者服中药6剂5例,8剂5例,10剂2例,3例好转者服中药15剂 。
【白虎汤加减治大叶性肺炎医案】【病案举例】
患者,男,40岁,职工 。1993年5月10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3天受凉后出现畏寒,继而发热、头痛、少许咳嗽,门诊按“风热外感”治疗后汗出,热退 。数小时后出现寒战,壮热,体温38.5~40℃之间,次日逐渐出现胸痛,咳痰,面赤唇焦,大汗引饮,神昏,谵语,大便3天未解 。体温39.5℃,急性热病容,意识模糊、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右侧胸廓活动受限,语音震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5×10/L、中性0.80,淋巴0.20,X线拍片示:右侧大叶性肺炎,舌质红绛,苔黄厚腻,脉洪数而滑 。方药:石膏50g(先煎),知母15g,大黄15g(后下),芒硝6g(冲),栀子15g,连翘15g,甘草5g.3剂后热退神清、燥屎排出 。咳嗽较前突出,咯黄稠痰 。治疗将前方减竹叶,大黄同煎,加杏仁10g、桔梗10g连服5剂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X线拍片复查病灶全部吸收13按:大叶性肺炎多为外感风寒,化热入里,炼液成痰,痰热壅市,气道失宣而上逆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肺中热邪,下移大肠,使肠道失传,与燥屎互结,而为阳明腑实之证 。故宜泻热通腑,使火热之邪借阳明之道而出,方中重用石膏清肺泻热,大黄泻火通便,清上泻下,简便效佳,临床值得一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