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 。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大部分病例为多基因遗传病 。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其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减低,即胰岛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由此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代谢紊乱 。本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血糖升高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因口渴而多饮 。
为补偿损失的体内糖分以维持机体活动,常出现易饥多食 。体内葡萄糖不能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引起乏力、体重减轻 。可有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瘙痒 。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此外,常见女性月经失调、男性阳痿等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防治 。
本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其病因比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 。中医学多认为消渴的发生主要与肺、脾胃、肾有关,辨证治疗多从阴虚燥热立论 。
然而阴虚燥热虽是消渴之重要病机之一,而肝郁在消渴的病机及辨证论治中的作用亦十分关键 。
【临床应用】
宋氏治疗80例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0~30岁6例,31~50岁35例,51~70岁39例;病程5年以下35例,5~10年41例,10年以上4例 。治疗方法: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2g,川芎、白术各10g,枳实、丹参、天花粉各20g,香附、白芍、长春花各15g,甘草6g 。水煎服,1日1剂,2周为1个疗程,每一疗程前后查空腹血糖及24h尿糖1次,观察期间每3天查空腹血糖1次,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显效36例(45.00%),好转39例(48.75%),无效5例(6.25%),总有效率93.75% 。
【病案举例】
1.姬某,男,45岁,2001年10月5日初诊 。3个月前因工作琐事与同事发生口角,继而出现胸胁胀满,心烦意乱,口干,乏力,伴有消瘦,小便增多,夜尿更甚,时有肢体麻木,舌质淡暗,脉弦细,舌下脉络瘀紫,查空腹血糖13.mmol/L,餐后2h血糖18.66mmol,糖基化血红蛋白9.5中医诊为消渴,西医诊为2型糖尿病 。治以疏肝理气,滋阴清热 。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每日1剂,取汁600ml,分2次服 。1周后口干、乏力、胸胁胀满明显缓解,继服1周复查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8.7mmol/L,停服中药汤剂改为散剂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
按: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通常认为病机为阴虚,但宋氏发现肝郁气滞是基本病机之一,发现80%以上患者在发病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优郁悲哀,思虑过度 。肝主疏泄,疏泄正常则情志畅达,气血津液流畅,水谷精微疏布正常 。情志,,,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糖尿病医案、配方】失调,肝失疏泄,郁而化热,生燥伤阴,耗伤正气,可致口干、多饮、消瘦等消渴病症状 。同时气机紊乱,气血津液代谢失调,气津敷布受阻,水谷精微疏布失常,或郁于血中,或随清气下泻,而致血糖尿糖升高 。可见糖尿病患者的阴虚表现并非单由阴液亏耗所致,常有气机失畅,郁而化热 。因此治疗上宜滋阴与舒肝并举 。
2.孙某,女,48岁,教师,糖尿病病史5年,曾服二甲双胍、消渴丸等药,近年来由于家庭不和睦,病情有所加重,为求中医药系统治疗,于2007年3月4日前来就诊自诉口干欲饮,烦躁不寐,两胁胀满,小便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查:空腹血糖:11.6 mmol,尿糖(+++) 。中医辨证为消渴(肝气郁滞型),治以疏肝解郁为法,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g,白芍10g,陈皮15g,川芎15g,香附10g,郁金5g,枳壳10g,五味子10g,川子10g,生地10g,共服12剂后,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多次查尿糖(±),空腹血糖(6.7±0.5)mmol
按:肝郁是消渴发生的重要病机,根据《内经》“木郁达之”的原则,治疗上应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消渴》中以疏肝理气为治疗原则创顺气散治疗消渴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消瘅》中云:“然消渴之病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和而不涩,则病自已矣” 。通过调畅气机,疏通血脉来治疗消渴 。清·王旭高曰:“五志郁极,皆从火化…肝郁无疑…”,善用川芎、白芍、建兰叶等药治疗消渴 。鞠祥宗等认为:上消者,虽以肺燥津伤为本,必有“木火刑金”之虞,治疗以清肝润肺;中消者,虽以胃热脾虚为常,必有肝火木贼作祟,治疗则以平肝益胃健脾;下消者,肝肾同治或肝肾并补可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疏肝解郁法在消渴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等疏肝解郁药可直接调节糖代谢中关键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糖的波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