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加减治便秘医案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 。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便秘医案】引起便秘的原因有:(1)生活习惯不良:①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引起便秘②饮食过于精细,缺乏食物纤维,令粪便体积减小,黏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③液体量摄入不足 。④肥胖,不活动,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轮椅,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摄食本身不能使粪便向前推进,在必须依赖医护人员的帮助引起便意的情况下,如病人有便意时,不能提供排便的机会,排便冲动消失,就不容易排便 。
(2)药物的作用:主要有含钙、铝的抗酸剂、麻醉镇痛剂、抗胆碱能药物、抗惊厥剂、抗抑郁剂、硫酸钡、铋剂、利尿剂、治疗巴金森病药物、神经节阻断剂、补血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砷、铝、汞、磷等金属中毒,肌肉麻痹剂或长期滥用泻剂 。
(3)某些疾病的影响:全身衰弱性疾病;肛门疾患(痔疮、肛;、
裂等)所引起的局部疼痛;结肠病变如肿瘤、炎症、狭窄或憩室病等;神经性疾患,如截瘫、偏瘫、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或脊髓病变;精神性疾患,如焦虑或抑郁症、痴呆;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代谢紊乱,如高钙血症、低钾血症、利尿剂所引起的脱水,糖尿病,尿毒症等 。
(4)与增龄有关的改变: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而减少;腹部和骨盆肌肉无力,敏感性降低;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反射降低,蠕动减慢 。老年人以单纯性便秘较为: 。
常见,其发生与二个因素有关: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 。②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黏膜敏感性下降,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 。
中医认为便秘是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如胃热过盛,津液耗伤,则肠道失去濡养而发为本病 。因此清泻胃肠积热,恢复肠道濡润是治病之本 。
【病案举例】
刘氏40治疗杨某,女,55岁 。1997年5月13日初诊 。患者有习惯性便秘病史5年,常需服泻热通便之大黄果导片等药才能排便,且往往停药后症状依旧 。来诊时诉大便4日未解,腹胀满,右下腹部疼痛,曾于5月5日做纤维结肠镜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升结肠),兼见头昏,神疲乏力,舌红苔黄燥,脉细数 。证属热积,,、
肠中,腑气不通 。治宜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拟用加减五味消毒饮,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g,杏仁、枳实、厚朴各12g,生地、玄参、火麻仁各15g,甘草g 。每日1剂 。5月16日,服上方3剂后,大便通,共排大便两次,量中等,但仍较费劲,腹胀满有所减轻,头昏,乏力无明显改善,又上方加黄芪45g,3剂 。
5月20日复诊,服上方后,大便能保持每1~2天1次,排便轻松,腹胀,头昏,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嘱患者守方继进3剂,多食新鲜,
水果蔬菜,勿食辛辣香燥之品 。后随访1月未见复发 。
按:该患者患“便秘”多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导致肠道失润,故大便干结、不通,结于肠中,又加重胃肠热毒内结,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腑气不通,浊气不降,则见头,腹胀满、疼痛;久病正伤,则见神疲乏力 。治疗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结之五味消毒饮加实、厚朴行气除满,火麻仁、杏仁润肠降气通便,生地、玄参养阴生津 。后考虑到患者年迈久病,正气受伤,气虚症状并存,故加用黄芪补益脾肺,增强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