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加减治褥疮医案、配方

褥疮
褥疮,中医称之为“席疮”,其病因病机为久病大病之后气血耗伤,加之长期卧床不起,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复因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引起肌肤失养而坏死肉腐,形成疮疡而成 。若再因擦伤磨破,皮肤破损染毒,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西医认为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在骨性隆起处,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局部组织溃烂和坏死 。它可造成从表皮到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严重者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本病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病人不能自行翻身者,或大小便失禁、多汗、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者,或年老体弱,或全身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疾病患者,是临床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若治疗不及时,常常引起继发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其病因病机特点,主要治疗方法为活血、消肿、解毒、收敛生肌、止痛 。
【病案举例】
阎氏用六神丸外用治疗褥疮15例,患者均系长期卧床病人,其中住院期间发生4例,家中发生11例 。男9例,女6例;尾部8例,髋部5例,肩胛部、外踝各1例 。褥疮分期采用《护理学基础》
(甘兰君主编)中所述标准 。其中I期(瘀血红润期)4例;Ⅱ期(炎性浸润期)6例;Ⅲ期(浅度溃疡期)5例治疗方法:I、Ⅱ期褥疮无渗出,每次用六神丸10~20粒,以0.9%生理盐水或冷开水调数于患处2~3次直至肿消为止 。Ⅲ期褥疮面有渗出无感染者,直接以六神丸研细末外敷,每日2次服用洋地黄药物者要注意观察,警惕产生不良反应 。皮损周围垫以棉圈,避免受压,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合并感染者以外科无菌换药法处理疮面后再敷药一般护理避免长期受压,经常变换体位 。每2h翻身次,随时观察皮损部位的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必要时皮损周围垫棉圈、棉垫或气圈防止继续受压 。翻身后按摩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床铺保持平整、无褶皱、清洁、干燥、无渣屑,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增加营养,提高全身抗病能力 。治疗效果:I期患者4例,经2~4d治疗均痊愈Ⅱ期患者6例,经治疗2例5d后痊愈,4例1周后痊愈 。Ⅲ期患者5例中,2例有渗出无感染者用药3d后渗出减少,1周后疮面开始结痂,2周后痊愈;3例疮面合并感染者1周后渗出减少,10d后疮面结痂,半月后基本痊愈 。
按:褥疮患者是由于长期卧床,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通,瘀血阻滞,瘀久化热,热盛肉腐,加之气血不能濡养肌肤,引起局部暗红、肿痛、破溃甚至坏死 。六神丸由珍珠、冰片、牛黄雄黄、蟾酥、麝香等配制而成,纯中药制剂 。方中珍珠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之效 。冰片辛以散结,苦寒泻,善散火郁,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生肌之效 。牛黄为清热解毒之良药,与麝香等同用以活血散结、消肿、止痛、解毒;雄黄解毒之虫,燥湿祛痰;蟾酥有较强的解毒、消肿、止痛功效 。麝香辛香行散,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功 。
【六神丸加减治褥疮医案、配方】诸药合用有活血、消肿、解毒、收敛生肌、止痛作用 。用于治疗褥疮I、Ⅱ及期轻症效果良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