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加减治结肠息肉医案、配方

结肠息肉
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见;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亦有引致肠套叠外翻脱垂者 。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直肠指诊可触及低位息肉肛镜、直肠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可直视见到息肉 。钡灌肠可显示充盈缺损 。在中医属于“腹痛”(气虚血瘀)、“便秘”等范畴 。治疗应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大量临床研究,事实证明,肠癌、胃癌的发病与息肉有直接关系,及早治疗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重视肠癌的发病因素多而复杂,大肠腺瘤(息肉)和多发性腺瘤(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病极为密切,是大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或称为类癌) 。家族性遗传倾向易感人群多发性息肉如不适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免疫能力下降,诱发原癌基因启动,最终将100%发生癌变 。因此,一旦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尽快到医院进行合理根本的治疗 。
【病案举例】
海某某,男,75岁,退休干部 。1997年12月8日初诊 。患者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自觉左侧腹胀,纳差,多汗,排便无力,4~5日排便1次,便秘,无出血 。每当排便时精神紧张,恐惧万分,夜不能寐 。曾服“芦荟胶囊”,大便排出,但腹胀不能消失,停药复发 。
查:舌质黯,瘀斑明显,舌体胖,有浅齿痕,舌苔薄白,脉弦 。血压20/10kPa,体温36.6℃,心脏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楚,腹软,肝、脾未触及,左下腹压痛不明显 。血、粪、尿常规正常 。结肠镜检查:距肛门15cm,肠管见直径0.2cm扁平息肉,距肛门36~38cm肠黏膜糜烂,触及出血 。病理检查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黏膜性炎伴糜烂并腺体息肉样增生降结肠黏膜慢性炎并糜烂 。西医诊断:结肠息肉伴肠黏膜糜烂 。中医诊断:①腹痛(气虚血瘀) 。②便秘(气虚血瘀) 。方用四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味治疗,药用: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0g,炙草10g,蒲黄12g(布包),五灵脂12g(布包),炙黄芪30g,当归20g,桃仁10g,五味子12g,炒枣仁20g,大黄10g(后下) 。每日1剂,水煎2遍,共留汁400ml,分2次温服 。服药后大便每日1~2次,质软,排便仍无力,腹胀,汗出减轻,精神、睡眠好,纳谷好转 。效不更方,续用上方,大黄6g,去枣仁 。服1个月,腹胀消失,大便正常,排便有力,纳谷好,汗出明显减轻,舌质黯,瘀斑减轻,齿痕消失,苔薄白,脉弦 。续用上方,去大黄,服1个月,上症全消,舌黯,瘀斑消失,苔薄白,脉弦 。为了巩固疗效,患者要求隔日服1剂,连服半年 。复查结肠镜未见异常 。随访2年,未复发 。
按:结肠息肉,肠黏膜糜烂在临床上多见大便溏、便血等症状 。
【四君子汤加减治结肠息肉医案、配方】而本例病人因年高气虚,脾胃功能减弱,传送无力,以致肠道气机不利,因此大便秘结,排便无力 。因肠道气机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成息肉,属气虚血瘀 。医者受蒲黄止血而伤口愈合快的启示,用失笑散合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活血化瘀,生肌敛疮,导滞通便、安神,有推陈出新的作用,使息肉消失,黏膜恢复正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