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加减治慢性结肠炎医案、配方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指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结肠、直肠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 。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特异性结肠炎常见的有痢疾、结肠结核、阿米巴痢疾、放射性直肠炎等 , 非特异性结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等 。而临床所称的慢性结肠炎多指非特异性的 。慢性结肠炎必须通过内窥镜检查才能明确炎症的不同范围和病变的程度 , 从而明确诊断 。通过病理检查和连续定期的内窥镜追踪检查后 , 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 才能使结肠炎得到合理有效治疗 。
所以慢性结肠炎的诊断较为复杂 , 常常要进行反复排除性检查才能正确诊断 。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学“腹痛”、“泄泻”、“肠澼”等范畴 。其主要病因病机是病久邪恋 , 脾胃虚损 , 肾阳虚衰 , 肝气乘脾 , 夹湿夹热 , 气血瘀阻 , 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其病位在脾胃 , 与肝肾密切相关 。其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 , 胃肠功能失调为辅 , 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 。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 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
【临床应用】
谢氏15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慢性结肠炎95例 。药用:党参20g , 白术、茯苓各15g , 炙甘草6g , 黄芪15g , 薏苡仁、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各15g 。脾胃湿热者加黄连8g , 茵陈蒿15g脾胃虚寒者加熟附子12g , 干姜3g , 肉豆蔻6g , 吴茱萸6g;兼肝郁气滞者加郁金10g , 香附10g , 白芍药15g;腹胀痛者加枳实10g , 厚朴10g , 木香6g;大便秘结或团粒状者加火麻仁12g , 桃仁12 , 大黄10g;大便稀烂或水泻样者加诃子、石榴皮各10g 。每日1剂 , 水煎2次取汁400ml , 每次100ml , 隔6小时服1次 。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本组95例中 , 治愈34例 , 好转61例 , 总有效率为100% 。
按: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 , 往往缠绵难愈 , 治愈后复发率较高 , 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的药物 。目前 , 临床多采用药液灌肠的方法 , 虽有一定疗效 , 但患者难以接受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学“腹痛”、“泄泻”、“肠澼”等范畴 。自拟加味四君子汤方中四君子为君药 , 取其益气健脾之功;败酱草、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解毒、利显、祛瘀、排脓为佐药 , 以治标;黄芪托毒生肌 , 可促进溃疡愈合 。
全方配伍 , 可起到益气健脾、解毒利湿、祛瘀排脓、托毒生肌之功效 , 标本兼治 , 符合慢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特点 , 故疗效显着 。
郝氏等16采用四君子汤加减并合用思密达治疗慢性结肠炎17例 , 并与单纯四君子汤加减治疗35例作了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连末、熟军、五味子、肉桂、吴茱萸 , 水煎 , 日服1剂 。14天为1个疗程 。加思密达 , 服用方法每日3袋 , 于半杯温水调匀口服 。中药部分同 ,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结果:痊愈:思密达加中药组占88.8%(15/17);单纯中药组占62%(22/35) 。显效(腹泻基本消失 , 偶有腹胀 , 或间有轻微腹泻):思密达加中药组显效1例 , 占5.88%(1/7);单纯中药组显效6例 , 占17%(6/35) 。有效(腹泻明显减少 , 仅有间断腹泻):思密达加中药组有效占5.88%(1/17);单纯中药组有效7例 , 占20%(7/35) 。
按:慢性结肠炎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 , 归为脾气虚弱 , 甚或命门火衰 。四君子汤加味为主大补中气 , 健脾胃 , 为治疗慢性结肠炎培本治疗的有效方剂 。多年来应用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腹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由于其剂型的限制 , 使患者服用多感不便 , 加之有些病人起效较缓慢 , 不少病人常常不能坚持服用 , 因而大大地影响了其疗效 。由于思密达有相当程度黏塑性 , 保证了药物在肠黏膜上覆盖的连续性 。
故具有加强黏膜屏障 , 协助消化道上皮细胞的恢复和再生、抑制多种病毒、病菌及其所产生毒素的作用 。因此配以思密达的四君子汤增强了其益脾气 , 大补元阳之气 , 疏理、固摄脾胃气机之疗效 。本组观察的患者中 , 经思密达与中药四君子汤配合治疗显示其确切的较高疗效 , 是值得进一步推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
【病案举例】
许某 , 男 , 36岁 , 公务员 。2001年7月12日初诊3年来左下 ,  , 
【四君子汤加减治慢性结肠炎医案、配方】腹常隐隐作痛 , 大便稀烂 , 日一二次 。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 , 每逢饮冷则腹痛加重 , 大便稀烂、次数增多 , 0日前曾在某医院诊治 , 经纤维结肠镜检证实横、降结肠连接处黏膜充血水肿 , 部分黏膜有糜烂性溃疡 , 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症见:面色少华 , 体瘦 , 胃纳差 , 大便稀烂 , 日2~3次 , 左下腹隐隐作痛 , 舌质淡红 , 苔白 , 脉濡细证属脾胃虚寒夹湿 。治宜温补脾胃兼化湿予加味四君子汤加熟附子12g , 千姜3g , 肉豆蔻、吴茱萸各6g , 苍术10g每日1剂 。嘱其忌食生冷水果等 。患者连服1个月后诸症消失 , 胃纳佳 , 面色渐见红润 , 无腹痛 , 大便成形 , 每日1次 , 再予基本方加减以善其后 , 患者坚持服4周药后纤维结肠镜检证实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均已消失 , 停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

    推荐阅读